张鸣在《重说中国近代史》中说,当时我们只要了白菜,而没有要到种子和种植方法。通商贸易,没有按规则出牌;经济改革,也没有走完该走的路。文中的“当时”是指( )
| A.清朝末年 | B.民国初年 |
| C.民国后期 | D.“文革”前后 |
冯骥才在《关于文革博物馆》一文中写道“一代人经受的惨痛教训,是下一代人的精神财富。”这里所说的“教训”主要是指()
| A.要注重民主与法制建设 | B.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 |
| C.要依据生产力水平及时调整生产关系 | D.要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1954年1
2月,毛泽东在一次党内外人士座谈会上指出,政协仍有存在的必要,但是我们不能把政协搞成国家权力机关。此话的主要背景是()
| A.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颁布 | B.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
|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 D.中共八大召开 |
“自从有了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其中的“焕然一新”含义包括:
①国革命的性质发生质的变化
②领导革命的阶级基础发生了质的变化
③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有了质的变化
④中国革命的目标发生了质的变化()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1937年7月7日,驻华北l3军悍然发动卢沟桥事变,全面抗战爆发。日本在华北地区驻军始于()
| A.甲午中日战争之后 | 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之后 |
| C.辛亥革命失败之后 | D.九一八事变之后 |
1919年5月5日,天津《大公报》刊登“北京特约通讯”,标题为《北京学界之大举动——昨日之游街大会/曹汝霖宅之焚烧/青岛问题之力争/章宗祥大受夷伤》。从上述标题中能获得的信息是()
| A.京津两地工人罢工游行 | B.学生爱国浪潮遍及全国 |
| C.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 D.北洋政府逮捕大批学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