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世纪30年代后期开始,新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之间的冲突被另一个问题所取代,即对艺术的社会价值的疑问。人们想‘如实’地表现这个世界……”下列作品中,不能够“‘如实’地表现这个世界”的是
A.《老古玩店》 | B.《悲惨世界》 | C.《人间喜剧》 | D.《复活》 |
毛泽东曾经给林彪写过一封信,信中写道:“单纯的流动游击政策是不能达到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任务,而朱毛式、贺龙式、李文林式、方志敏式之有根据地的,有计划地建设政权的……是无疑义地正确的。”据此推断,这封信大致写于毛泽东思想的
A.酝酿时期 | B.形成时期 | C.成熟时期 | D.发展时期 |
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他提出了推倒贵族文学,建设国民文学;推倒古典文学,建设写实文学;推倒山林文学,建设社会文学——“三大主义”,成为文学革命的纲领。据此可知文学革命的根本目的是
A.普及科学知识 | B.方便民众阅读 |
C.推广白话文体 | D.服务政治革命 |
某位学者在研究中华民国建构国家制度的课题时,拟从各民族公民身份、代议制度和国家结构形式三个方面展开论述,你认为作者应优先选择的资料是
A.“三民主义”革命纲领 |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C.《蒙古待遇条例》 | D.革命亲历者的回忆录 |
剪辫子是辛亥革命时期人们与清朝统治者决裂、赞同革命的标志,但很多农民却竭力保存这条顺民象征的辫子。江苏兴化一带农民为藏住辫子,纷纷购买尖顶帽,“一时皆大欢喜,中少年人纷纷购置,贫穷的人情愿衣不蔽体,食不果腹,也须购买一顶。”这一现象主要说明
A.辛亥革命对农村影响有限 | B.封建伦理道德是国家主流思想 |
C.兴化农民怀念清政府统治 | D.戴西洋新潮帽成为农村的时尚 |
江苏镇江的恒顺香醋驰名世界,恒顺集团的前身是1840年成立的恒顺糟坊。据史料记载,从1893年到1911年,恒顺糟坊最兴旺的时期年产百花酒约210吨,醋110吨,酱220吨。这一时期,恒顺糟坊发展兴旺的原因包括
①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限制②辛亥革命扫除了一些障碍
③实业救国思潮的大力推动④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侵略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