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萤火虫腹部末端的发光器切下,干燥后研成粉末(无光)。然后完成如下实验:第一步:向试管A中加入粉末和蒸馏水,A中出现淡黄色荧光,2 min后荧光消失。第二步:向试管A中滴加葡萄糖溶液,荧光不能恢复。第三步:向试管A中滴加ATP溶液,荧光恢复.分析上述实验现象,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2 min后荧光消失”,说明细胞内含有大量的ATP |
B.“A中出现淡黄色荧光”,说明ATP水解时2个高能磷酸键中的化学能转换成了光能 |
C.“滴加葡萄糖溶液,荧光不能恢复”,说明葡萄糖中的能量不能被细胞利用 |
D.实验结果不能说明细胞内的直接能量物质是ATP而不是葡萄糖 |
为研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某生物小组制作了如图中a~f所示装置,下列判断不合理的是( )
A.若a装置液滴不移动,b装置液滴右移,说明酵母菌仅进行厌氧呼吸 |
B.若a装置液滴左移,b装置液滴右移,说明酵母菌仅进行需氧呼吸 |
C.连接e→d→c→d,并从e侧通气,可验证酵母菌进行需氧呼吸产生CO2 |
D.连接f→d,d中澄清石灰水变混浊,可验证酵母菌进行了厌氧呼吸 |
如图表示细胞膜的结构和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图①a~e过程中,代表细胞分泌Na+过程的是e |
B.在图①所示的结构中,主要由A物质决定着不同生物膜的功能差异 |
C.与图②中曲线Ⅰ相符的过程是图①中的过程a或e |
D.在图①所示的结构中,A和B物质大都不是静止的 |
实验测得小麦、大豆、花生三种生物干种子中三大类有机物含量如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用双缩脲试剂检测大豆种子研磨滤液呈紫色 |
B.蛋白质检测实验最好选用花生作为材料 |
C.三种种子都常用来做成面粉或榨食油 |
D.萌发时相同质量的三种种子需要的O2量相同 |
下列物质或结构中,不具有特异性识别功能的是( )
甲图表示干细胞的发育途径,乙图表示人体某细胞所经历的生长发育各个阶段示意图,其中①~⑦为不同的细胞,a~c表示细胞所进行的生理过程。
乙
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甲图和乙图中都含有细胞整个生命历程中的所有变化:增殖、分化、衰老和凋亡 |
B.如果甲图中的D细胞是乙图中的⑦细胞,则分泌物最可能是化学递质 |
C.如果甲图中的B细胞是造血干细胞,则其在增殖分化成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的过程中要选择表达不同的基因 |
D.如果甲图和乙图表示的是发生在同一个人体内的过程,则甲图中的D细胞和乙图中的⑤⑥⑦细胞相比,基因数目在分化过程中要减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