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许多生物实验中都需要活的细胞作实验材料,否则得不到预期的效果,下列处于生活状态的细胞有( )
①浸在0.3 g/mL的蔗糖溶液中的洋葱表皮细胞
②放在10%的HCl溶液中,浸泡10~15分钟的洋葱根尖生长点细胞
③放在0.1%的盐水中的人的红细胞
④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的线粒体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④ | D.②③ |
关于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内![]() |
B.内环境中多余的H+主要从肺排出 |
C.血浆是内环境中最活跃的部分 |
D.Na+、K+以重吸收方式从消化道进入内环境 |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影响内环境稳态的因素是
A.温度 | B.酶 | C.pH | D.渗透压 |
在血液生化六项检查的化验单上,每种成分的参考值(即正常值)都有一个变化范围,对此,不正确的理解是
A.内环境各种化学成分的含量不是恒定的,而是在一定范围内波动的 |
B.内环境稳态是一种动态的、相对的稳定 |
C.因年龄、性别等个体差异而导致内环境的成分存在着差异 |
D.化验结果会有误差,应当把误差考虑在内 |
下表为人体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的物质组成和含量的测定数据。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成分(mmol/L) |
Na+ |
K+ |
Ca2+ |
Mg2+ |
Cl- |
有机酸 |
蛋白质 |
|
① |
② |
142 |
5.0 |
2.5 |
1.5[来 |
103.3 |
6.0 |
16.0 |
③ |
147 |
4.0 |
1.25 |
1.0 |
114.0 |
7.5 |
1.0 |
|
④ |
10 |
140 |
2.5 |
10.35 |
25 |
- |
47 |
A.④属于细胞内液,因为其含有较多的蛋白质、K+等 |
B.②属于血浆、③属于组织液,②的蛋白质含量减少将导致③增多 |
C.肝细胞中的CO2从产生场所扩散到②至少需穿过6层磷脂分子层 |
D.③与④的成分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
如图是人体局部内环境示意图。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结构和②结构的细胞所处的具体内环境相同 |
B.人体摄入的营养物质太少会使a液和c液减少 |
C.③的有氧呼吸产物可参加体液调节 |
D.c液中可发生丙酮酸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