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自然保护区地震后,据不完全统计,植被毁损达到30%以上。图1为该地区在人为干预下恢复过程的能量流动图[单位为103 kJ/(m2·y)],图2表示恢复过程中某种群的种群密度对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影响。请回答:(每空1分共9分)

(1)如图1所示,输入该生态系统的能量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保留一位小数)。
(2)图1中A表示________,图中未利用部分的能量在生物体内的存在形式是_____________。
(3)如图1所示,除生产者外其他营养级需要补偿能量输入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计算可知,肉食性动物需补偿输入的能量值至少为_______________×103 kJ/(m2·y)。
(4)由图2可知,种群密度在________点时,种群数量的增长速率最大;在________点时,表示该种群已达到环境容纳量(K值)。
(5)若图甲中营养级Ⅰ、Ⅱ、Ⅲ各有一种生物甲、乙、丙,它们构成的食物关系如图。

其中,甲能量中比例为x的部分直接提供给丙,要使丙能量增加A kJ,至少需要消耗甲的能量为________________(用含所给字母的表达式表示)kJ。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群落的主要类型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面是有关细胞分裂的四个图像,甲图是某二倍体(2n=6)植物根尖分生区的显微照片。请据图作答:

(1)乙和丙是某同学根据甲图细胞中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等特点而绘制的示意图,乙和丙是否正确?__________为什么?
(2)甲图中A、B两个细胞分别对应于丁图的时期分别是(填小写字母)。
(3)图丁中AB段形成的原因是;图丁中CD段形成的原因是
(4)观察到的生长点细胞中,大多数细胞处于期,原因是
(5)若丁图对应的是减数分裂过程中的变化,则CD段对应的时期为。若丙图细胞所代表的动物基因型为AaBb,则该动物的一个精原细胞产生的精子基因型为

下左图为某植物在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和最适光照条件下,测得的CO2浓度与氧气释放量关系示意图,右图是该植物在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和最适光照及黑暗条件下,CO2浓度分别为mc和md时测定C3和C5的含量,共获得a、b、c、d四条曲线,结果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

(1)影响0A段长短的环境因素有(至少答两点),不同植物在相同条件下0A段长短不同,直接原因是不同,根本原因是
(2)C点与D点相比O2释放量较低,制约因素是,该因素值的降低(会,不会)影响光反应的速率,理由是
(3)当CO2浓度为mc时测定C3和C5的含量,获得的曲线是右图中的,左图曲线超过D点后变平的原因是受到制约。

图1是两种高等生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2~4是图1中部分结构的放大。(其中图2对应结构6、10;图3对应结构3、11)

据图回答:([ ]内填图中标号,上填适当内容的文字。)
(1)图中的结构1—15中不应该出现的是[]和[];含有脂溶性色素的是[]。
(2)图2、3、4所示在结构上的主要共同点是。图2所示结构的名称是,在图3中Ⅱ处进行的反应名称是
(3)图中的14结构组成成分是
(4)已知进行有性生殖的某生物同时具有图2、3、4所示三种结构,这三种结构的DNA能从父本传递给子代的是中的DNA。

下表是某同学在做几个实验时所列举的实验材料和实验条件等相关内容,请据表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材料
实验条件
观察内容
A
豆浆
试剂甲
颜色反应
B
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健那绿染液
细胞结构乙
C
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
0.3g/mL蔗糖溶液
质壁分离
D
H2O2和过氧化氢酶
不同的pH
实验因变量丙
E
洋葱根尖
解离液、龙胆紫染液等
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及形态

(1)A~E组实验中需要使用显微镜的是
(2)A组实验所用的试剂甲是,观察到颜色是
B组实验观察的细胞结构乙是。在D组实验中,实验因变量丙是
(3)在C组实验中若使用0.3g/mLKNO3溶液,则实验现象是
(4)E组为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实验中装片制作的流程为:。如果将常温下培养洋葱的装置移到冰箱的低温室(4℃)内再培养一段时间,然后用根尖制成装片并观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

(10分)为研究细胞分裂素的生理作用,研究者将菜豆幼苗制成的插条插入蒸馏水中(图1)。对插条的处理方法及结果见图2。

(1) 细胞分裂素是一种植物激素。它是由植物体的特定部位____________,再被运输到作用部位,对生长发育起____________作用的____________有机物。
(2)制备插条时除去根系和幼芽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插条插在蒸馏水中而不是营养液中培养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3)从图2中可知,对插条进行的实验处理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实验I中,对A叶进行实验处理,导致B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实验的对照处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III、IV的结果表明,B叶的生长与A叶的关系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研究者推测“细胞分裂素能够引起营养物质向细胞分裂素所在部位运输”。为证明此推测,用图1所示插条去除B叶后进行实验,实验组应选择的操作最少包括____________
(填选项前的符号)。
a.用细胞分裂素溶液涂抹A1叶
b.用细胞分裂素溶液涂抹A2叶
c.用14C-淀粉溶液涂抹A1叶
d. 用14C-淀粉溶液涂抹A2叶
e.用14C-氨基酸溶液涂抹A2叶
f.用14C-细胞分裂素溶液涂抹A2叶
g.检测A1叶的放射性强度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