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时期,国家财政收入的百分之八十左右来自淮河以南地区,南方户口数比例占全国的百分之六十左右,有谚语“苏湖熟,天下足”。以上资料表明( )。
| A.宋朝时我国的经济重心由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 |
| B.宋朝时我国的经济重心由长江流域转移到黄河流域 |
| C.宋朝统治者重视南方,轻视北方 |
| D.宋朝的政治腐败 |
詹姆士·布恩是一位生活在18世纪40~90年代极富经营头脑的英国某织布厂厂主,1785年后,他把工厂搬迁到交通便利的地方。詹姆士·布恩搬迁工厂是因为()
| A.珍妮纺纱机的发明 | B.瓦特改良蒸汽机 |
| C.火车、轮船的出现 | D.内燃机的发明 |
某班历史兴趣小组在自主学习和探究《工业革命》一课之后,有四人分别写出了历史小论文。其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工业革命建立了现代大工厂制度》 |
| B.《英国人富尔顿在交通运输领域率先取得新突破》 |
| C.《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
| D.《工业革命是从珍妮纺纱机的使用开始的》 |
有人说欧洲,特别是西欧之所以能成为当今世界上政治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就是因为在15—18世纪该地区出现了许多影响世界进程的大事。这些事件解放了人们的思想,锻炼了人们勇于拼搏不断进取的意志,同时又确立了当时最先进的政治制度和民主制度。与下列图片相关的事件中不属于这一范畴的是()
有人说在法国历史上没有哪个人像拿破仑这样获得如此长久的赞誉。这种说法的理由是()
| A.他处死了路易十六,将法国革命推向高潮 |
| B.他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帝国,颁布了《法典》,确立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 |
| C.他颁布了《人权宣言》 |
| D.他领导法国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揭开了法国革命的序幕 |
学习世界近代史时,某同学发现1804—1814年间欧洲国界发生了巨大变化。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 B.法国大革命 |
| C.美国独立战争 | D.拿破仑战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