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79年到1987年,我国粮食产量年均增加1084万吨,棉花平均每年增产17万吨,油料、水果、牲畜等农牧产品产量1986年比1978年翻了一番。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土地政革的完成 | B.人民公社化运动的进行 |
C.“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
19世纪末,戊戌变法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变法图强的社会呼声日益高涨。对“启蒙”理解正确的是
A.使人们开始了解西方生活习俗 |
B.使人们认识到要发展农工商业 |
C.使人们知道社会改革的合理性 |
D.使人们开始追求政治制度变革 |
站在世界之交的门槛回首望去,一个世纪,几代中国人为之奋斗的目标不外乎是中国走向近代化。中国走向近代化的过程,也是不断向西方学习的过程。结合所学请指出,能够反映中国在近代化探索学习中开启民主化先河的历史事件是
A.洋务运动 | B.戊戌变法 |
C.辛亥革命 | D.新文化运动 |
19 世纪上半期,一个英国政论家说道:我们熟练的机械工和技工制造必要的机器 … … 我们的船只满载着原料归来,又将满载着制成品返回地球的各个角落。”在 《 南京条约 》 内容中,能反映英国实现这种愿望的条款是
① 割香港岛给英国② 赔款 2 亿两白银 ③ 五口通商④ 协定关税
A.① ② ③ | B.① ② ④ |
C.① ③ ④ | D.② ③ ④ |
八年级某校学生制作了以下历史名人卡片。请找出对其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姓名 |
林则徐 |
国籍 |
A.中国清朝晚期 |
|
职业 |
B.地主阶级洋务派代表,曾任湖广总督 |
|
名言 |
C.“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避趋之” |
|
成就 |
D.领导虎门销烟:鸦片战争中抗击英国侵略者 |
关于朝鲜核问题,中国、俄国、朝鲜、韩国、美国、日本曾多次举行六方会谈,由参加谈判的成员国可以反映出
A.美国的霸权主义政策 |
B.两极对峙的政治格局 |
C.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
D.世界经济的多极化趋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