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60年的峥嵘岁月,60年的光辉历程,新中国承载着历史的沧桑,沉积着不同时期中国人民的深刻记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指引下,中国人民迈着坚实的步伐前进,中国社会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
材料二 到l956年底,由于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立。
材料三 脚踏黄河水倒流,搬来泰山做枕头;决心苦战十五年,赶上英国不发愁。
材料四  

时间
国内生产总值
工业增加值
粮食产量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978年
3642亿元
1607亿元
30477万吨
343元
2007年
246619亿元
107367亿元
50150万吨
13786元

 
(1)据材料一,为贯彻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党和政府制定了发展国民经济的什么计划?(2分)
(2)据材料二,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包括哪三项内容?(3分)
(3)材料三中的民歌创作于l958年开展的哪一次运动中?同年我国在农村还开展了哪一次运 动?(4分)
(4)材料四中数据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其变化说明的根本问题有哪些?(2分)

科目 历史   题型 问答题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近代以来,人类思想文化不断发展,不同特色的思想文化相互碰撞、交融、共同发展
(1)近代欧洲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2)17—18世纪欧洲又发生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是什么?18世纪欧洲哪个国家爆发一场深刻革命?
(3) 启蒙思想对中国近代,如19世纪末的戊戌变法起到了什么作用?
(4)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推动了工人运动的兴起,对人类历史的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什么?哪一事件把社会主义理论变为现实?
(5)20世纪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改革开放的新时期马列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开创了哪两条道路?
(6)结合上述问题,就先进思想文化的作用,或我们如何正确对待外来先进思想文化成果用一句话谈谈你的认识。

经济发展离不开改革创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乃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倾邻国而雄诸侯。
(1)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写出商鞅变法的历史意义。
材料二:(20世纪50年代初)土地改革后,农村经济基本上还是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劳动生产率低下,假如任其自由发展,可能会导致农村贫富两极分化。如果不引导农民走组织起来的路,不仅不能改善农民的生活,而且农村也不可能为工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商品、粮食、轻工业原料等条件。——《历史纵横》
(2)要“引导农民走组织起来的路”,这条“路”基本完成是在哪一年年底?
材料三:包字万岁!早包早富,迟包迟富,不包永远不能富。
-----20世纪70年代末某村宣传标语
(3)据此,你认为我国农村开始推行什么制度?
材料四: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企职责不分,企业的经营权集中在政府手里,企业没有自主权;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职工吃企业的大锅饭,各方面积极性不高,企业没有活力……
――――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4)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方向是什么?
材料五:“诸位会深信,凡能够维护地主利益的措施,都一一地做到了。”
——-亚历山大二世在俄国国务会议上的讲话
(5)材料反映的是俄国历史上哪一重大事件?
材料六: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经济方面,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
―――选自人教版历史教材九年级上册
(6)材料六是日本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哪一政策为日本以后的创新和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材料七: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
——-列宁
(7)为了纠正这个错误,列宁实施了新的政策,请写出此政策的特点。
材料八:该法规定了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工资水平和工作日时数。
——《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8)材料八出自罗斯福新政颁布的什么法令?

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是—个国家繁荣富强的必要前提和重要保证。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约距今5000-3000年间,黄河中下游出现了一个文明程度较高的华夏族,……民族融合不断在进行,……经秦汉四百年的发展,华夏族成为统一的民族,中国也逐渐成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戴逸《中国民族边疆史研究》
(1)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是哪一朝代?
材料二:汉朝时期的边疆分布着众多的民族,由于对这些地区的统一方式不同,汉朝对它们采取了不同的管理方式。汉王朝继承了秦在边疆地区设置郡县的这一制度,在北疆、西南地区以及南部等边疆地区设立了众多的郡县。在一些不设置郡县管理的边疆地区,汉王朝则设立了一些边疆专门性机构,诸如……。这些机构既理民政,管理边疆民族的有关事务,也理军政,负责维护边疆地区的稳定
——摘编自马大正《中国古代的边疆与边疆治理》
(2)请写出西汉政府总管西域事务的机构名称。该机构的设置标志着我国哪一地区正式归属中央统辖?
材料三:

图 北魏着汉服的文官俑 表格 鲜卑姓改为汉姓
(3)材料三的图和表格反映的是哪一场改革?
材料四: 元朝的大统一结束了五代以来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基本上奠定了中华民族的版图,……也为中国此后六百多年的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石。
(4)元朝“为中国此后六百多年的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石”实行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是什么?
材料五: 在清朝辽阔的疆土上,生活着汉、满、蒙、回、藏等诸多民族。清朝在边疆地区,分设机构,进行有效的管辖。清朝的统一,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使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
(5)清朝为了加强对西藏的管辖,建立了达赖、班禅册封制度。哪位皇帝赐予五世班禅“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
材料六:我国古代民族之间虽然有过战争,但友好相处、和平交往是主流,各民族都为祖国的开发和发展作出过巨大贡献,她们共同缔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历史证明,统一必然促使国泰民安,分裂必将导致国运衰落。维护国家统一,打击分裂势力,是任何一个国家统治者的重大治国策略。
(6)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请你谈谈对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的认识(不得摘抄材料)。

德国历史充满着波折与艰辛,狂热与反思伴随着德国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德国,这片土地饱受古典音乐的浸润滋养,散发着古典哲学的理性光芒。这里曾经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祥地,以现代大学和科技发明闻名于世。请完成下列填空。

领域
成就
古典音乐
德国贝多芬为纪念拿破仑·波拿巴而创作的是其代表作之一。
科学理论
1848年,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技术变革
为动力,德国人卡尔·本茨在1885年试制成功。

材料一

图一图二被抓捕的犹太人
(2)请分别写出图一中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核心国家(写字母)。这两大军事集团的性质和目的分别是什么?图二反映了德国法西斯政权的什么暴行?给希特勒和纳粹党的崛起提供契机的历史事件是什么?(6 分)
材料二经过数百年你死我活的斗争之后,德国和法国人民都深刻地进行反思,认为这样你死我活的对抗下去对双方都是个灾难。于是双方决定重归于好,永不再战。
——《大科技·百科新说》
(3)材料二提到法德“双方决定重归于好,永不再战”,请用20世纪60年代和90年代成立的欧洲经济联合组织来说明。
(4)从德国历史发展的历程中,你能得出哪些感悟?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社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中国成立前夕,驻扎在中国领土上的外国军队被迫全部撤走。……(列强)种种特权,被一一取消。
——《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二我们祖祖辈辈做梦都在想着有一天自己能有三亩、五亩的地,┅┅现在这个梦想实现了。
——辽宁农民给毛主席的一封信
材料三 1952、1957年中国主要产品产量简表

项目
1952年
1957年
增幅(%)
钢(万吨)
135
535
296
煤炭(万吨)
6600
13100
98
棉纺物(亿米)
38.3
50.5
32
谷物(万吨)
16392
19505
19

——《新中国五十五年统计资料汇编》
请回答:
(1)概括材料一中“(列强)种种特权”的获得主要是通过哪些方式?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开始奉行的对外政策是什么?
(2)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的哪一法律文献使材料二中的“梦想实现了”?该法律文献的颁布促使我国农村土地所有制发生怎样的变化?
(3)依据材料三,1952——1957年中国主要产品产量增幅较快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为什么钢产量的增幅最大?
(4)综上所述,请你说说新中国成立后社会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原因。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