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轻的一声叮咛
出差在外,在一农家借宿一夜,放亮时又踏上一段新路。一阵积水响,老大娘追出来,拿着一把她女儿的小花伞:“带上……”看她那慈祥的目光,刹时,我像是听见了母亲的叮咛。路上果然下了大雨,许多人在树下店旁躲雨,我撑开那把伞,照旧走着,一种说不清却感人至深的温暖和情感洋溢在我的周围。
途中的一天晚上,我在招待所翻书,读到一篇《母性》的文章:我和太太在马来西亚槟榔屿参加一个游览团体。向导带我们到橡胶园参观割胶。一个男童爬上一棵椰树,正打算用弯刀割下一个椰子,他母亲便在附近房子里叫嚷。 我告诉太太:“她说‘孩子,小心啊,别把手指割掉’。”向导惊讶地问:“原来你懂马来话。” 我答:“我不懂。不过我了解母亲的叮咛。”
出差回单位后,我把自己伞下的感受和这则故事说给一位长辈听,他的眼睛似乎有些湿润,他说他的母亲早已过世,但母亲那句:“好好工作,注意身体。”的嘱咐,一句最平常不过的话,伴随他走过了风风雨雨四十年,成了母亲最珍贵的遗产。我感动至极。想起了我的母亲。小时候去上学时,她总在我出门时给我整理凌乱的衣服轻轻地叮咛:“走好,听老师话。”
又是一个雨天,我骑车去约会。中华门城门下,刚认识不久的女友走到我身边,轻轻地掀下雨披的帽子:“看你热得,快把雨披脱下来。”原来,雨早已停了,我额上全是汗。空气清新得很,吸入肺腑的全是温馨。
想到每次约会结束,我推着自行车准备走的时候,她忘不了说一句“骑好,晚上早一点休息”。于是我认可她了,因为没有爱心的人,是不会为别人着想的。
(1)根据上下文理解红色词语的意思。
感人至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洋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写了哪些人物的叮咛或嘱咐,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画出来。
(3)三至五自然段中的“我”与文中其它地方出现的“我”是不是同一个人?两个“我”分别是谁?
(4)“我”听不懂马来话,为什么知道男童的母亲说的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秋之神韵
我爱秋。不只爱它令人赞 美的硕果,不只爱它奉献一生的落叶,我最爱它令人神往的神韵。
没有春的缠绵,夏的狂热,冬的冷漠;犹如原野上时而奔跑跳跃,时而戛然而止的骏马,犹如饱经沧桑豁达开朗的将军,犹如从容飘逸划过夜空的流星……
秋天是清爽的。头上是高阔的天空,蓝蓝的不杂一丝云彩;脚下是平坦的大地,处处有成熟的金黄,恬静的小街道。风中飘洒黄叶的飒飒声,与清澈见底欢愉跳跃的小溪轻声伴和。一切都是那样的清纯与洒脱。
秋天是热情的。因酷暑而委顿的人们,在微微的凉意里振作起来了。学生们又满怀信心地开始了新的学年;年轻人也兴高采烈地于重阳远眺,一个个步履轻快,神采飞扬,他们又有了新的期待。
秋天是真诚的。一阵秋风,吹散了平日的虚伪与私心,人们胸怀坦荡,以诚相待。在这自自然然爽爽快快的季节里,又怎么会容得下猜疑和做作呢?
清爽、热情与真诚,不加雕琢的自然流露,行云流水般的抒发自如,透露出一种沁人心脾的新意,这就是秋的高洁与潇洒的神韵。噢,秋之高洁,我钦佩你;秋之潇洒,我欣赏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戛然而止硕果伴和步履雕琢
(2)把文中画“_____”的句子改为陈述句。
(3)在作者眼中,春天的特点是_____,夏天的特点是_____,冬天的特点是_____,秋天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作者把秋天分别比喻成了_____,_____,_____。
(5)“这就是秋的高洁与潇洒的神韵。”一句里的“这”指的是什么?
(6)你最喜欢文中的哪句(段)话,为什么?
(7)作者认为秋天是清爽的、热情的、真诚的。秋天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仿照作者的表达方法写几句。
课文片段
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拿矿物资源来说,它( )上帝的恩赐,( )经过几百万年,( )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地球是无私的,它向人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但是,( )不加节制地开采,( )加速地球上矿产资源的枯竭。
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本来是可以不断再_长期给人类作贡献的_但是,()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使它们不能再生,()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节选自第13课《只有一个地球》)
(1)给文中划线的句子加上标点。
(2)在括号里填上关联词语。
(3)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近义词:毁坏( )后果( )灾难( )威胁( )
反义词:有限( )无私( )加速( )枯竭( )
(4)理解词语:
恩赐:( )本来:( )
滥用:( )
(5)读了这段话,你的体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湖水
白天,它是一面明亮的镜子,照着随风飘荡的垂柳和阳光下盛开的鲜花,照着小飞机一样的蓝蜻蜓,还有那翩翩起舞的花蝴蝶……夜晚,它变成一个浴盆,小星星们到这里来洗澡,“哗啦,哗啦!”看,他们洗得多么干净,笑得多么痛快……
(1)找一找,填一填。(8分)
()的鲜花()的垂柳
()的蓝蜻蜓 ()的花蝴蝶
(2)短文告诉我们白天湖水是() ,夜晚又变成()。
(3)你见过湖水吗?在你的眼中,湖水还像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文片段
月亮是地球的卫星,它就好像是地球的大兵,一年四季不停地绕着地球旋转。月亮在空中旋转却不会掉下来,是什么原因呢?那是因为月亮想离开地球,但是地球的引力像一只看不见的大手,紧紧抓住月亮不放。这样,一个要离开,一个要拉住,两边力量正好相等,所以月亮就不会掉下来。
(1)这段话共有()句话,第()句话提出问题,()两句话回答问题。
(2)月亮不会掉下来的原因是什么?请用横线画出有关的句子。
(3)多音字组词。
为 wéi ( )相 xiānɡ ( )
为 wèi ( )相 xiànɡ ( )
(4)抄写文中的一个比喻句,并仿写一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永不凋谢的玫瑰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是乌克兰一所乡村中学的校长,早已过世了。他记下过这样一则真事:
校园里的花房里开出了一朵最大的玫瑰花,红艳艳的花朵就像一张可爱的婴儿的笑脸——你肯定从来没见过这么大,这么美的花儿!全校的同学都非常惊讶,每天都有许多同学来看。
这天早晨,又有许多同学来观赏玫瑰花。他们一边看,一边赞不绝口。这时,来了一个大约三四岁的小女孩,她径直走向那多最大的玫瑰花,摘下来,抓在手中,从容地向外走去。
同学们惊讶极了,有的非常气愤,有的甚至要上前制止那小女孩。正在旁边散步的苏霍姆林斯基校长看到了,走过去,弯下腰,亲切地问小女孩:“孩子,你摘这朵花是送给谁的?能告诉我吗?”
“妈妈病得很重,我告诉她学校里有这样一朵大玫瑰花,奶奶有点不相信。我现在摘下来送给她看,看过后我再把花送回来。”女孩害羞地说。
听了孩子天真的回答,同学们不语了,教育家的心颤动了。苏霍姆林斯基牵着小女孩,从花房里又摘下了两朵大玫瑰花,对她说:“这一朵是奖给你的,你是一个懂得爱的孩子;这一朵是送给你妈妈的,。”
这个故事长久地激励着我,我幻想着生活中能有这样的美好。
(1)读懂词语:联系上下文,用自己的话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赞不绝口: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径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梳理情节:用心读读①—⑥自然段,用一、二句话概括苏霍姆林斯基记录的故事。
(3) 读中品味:
①苏霍姆林斯基为什么要把玫瑰花送给小女孩的妈妈呢?文章第⑥自然段的横线上可以填上这样一句话:。
②文中“惊讶”一次出现两次,第一次同学们“惊讶”是因为什么?第二次“惊讶”又是因为什么?文中还有哪个地方让你感到惊讶?为什么?
(4) 深层探究:
①你认为文中“永不凋谢的玫瑰”是指什么?
②你觉得苏霍姆林斯基是一个怎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