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探究光照强度和CO2浓度对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甲、乙两个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用相同方法、相同装置对A、B两种植物进行了实验,获得的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请据表分析回答:
(1)甲小组的实验方案中自变量是 ,实验中需要控制的主要无关变量是 。
(2)分析上表数据可知,当A植物在灯泡功率为100W、CO2浓度为0.03%时,可以采取 的措施来显著提高光合作用强度。
(3)B植物在CO2浓度为0.1%时,若将灯泡功率由300W逐渐增大至400W,请预测O2释放量的变化趋势: 。
(4)上表中测得的O2释放量并非光合作用实际产生的氧气量,这是因为
。
(5)在阳光不充足地区,大棚种植A、B两种植物时,光照最可能成为限制 植物正常生长的主要生态因素。菜农往往通过在大棚内养殖蘑菇来提高A、B两种植物的产量,其中蕴含的生物学原理是: ;采用这种方法增产效果更好的植物是 。
某校两个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打算用车前草和酵母菌完成一些高中生物实验,有些问题需要你的帮助。
(1)甲组选用车前草作材料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其叶片进行《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时,取叶片的下表皮细胞(不含叶绿体),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入含有伊红(植物细胞不吸收的红色染料)的0.3m/mL的庶糖溶液,则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原生质体内外的颜色分别是。若将叶片的下表皮细胞依次浸于蒸馏水0.3g/mL蔗糖和0.7g/Mlkno3溶液中,观察其原生质体的体积随时间的变化,结果如图1所示,则A、B、C三条曲线中表示细胞在蒸馏水中和在0.7g/Mlkno3溶液中的依次是。
②利用其完成《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实验时,用10×的目镜和10×的物镜,在视野直径范围内看到一列相连的20个细胞,如果目镜不变,改用40×的物镜所看到的这列细胞的个数是。
(2)乙组选用酵母菌作材料进行如下实验:
①用附着于葡萄皮上的野生酵母菌制作果酒时,需要适时拧松瓶盖,但不能完全打开,其目的是,实际操作中发现随着发酵时间的推移拧松瓶盖间隔时间延长,其原因是。
②用其进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设计三组实验,定期对三组培养液中的酵母进行计数,绘制图2,分析三组实验产生不同现象的原因可能是不同。
③用其进行《酵母细胞的固定化技术》实验,绘制图3(注:酶活力为固定化酶催化化学反应的总效率,包括酶活性和酶的数量)。图示曲线表明浓度为的海藻酸钠包埋效果最好,当海藻酸钠浓度较低时,酶活力较低原因是。
(8分)如图①②③表示某动物(基因型为AaBb)的细胞分裂图。图④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不同阶段的细胞数以及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分子的数目。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①所示的分裂时期对应于图④的__________阶段。图④的Ⅲ阶段对应于图__________细胞,此细胞中含有______个染色体组。
(2)从数量关系分析,图④由Ⅰ→Ⅱ的过程中,细胞内发生的主要变化是____;由Ⅱ→图②的过程中染色体的主要行为变化有__________、_________。
(3)导致图②中2、4号染色体上B、b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4)若图②和图③来自同一个精原细胞,则③的基因型应是__________。
下图是蛋白质在人体内变化的图解。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⑦过程称为,⑧过程称为作用。④过程称为。
(2)图中a代表的物质是b代表c代表。
观察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1)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下丘脑中的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产生兴奋,使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分泌并由垂体后叶释放[①] ,促进[②③]的 作用,调节水平衡,这样的调节方式属于 调节。
(2)下丘脑除了在水平衡的调节中起着重要作用外,在人体生命活动的 调节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3)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后,刺激感受器,通过下丘脑的调节,减少 的分泌。
(4)某人一天要喝10多千克水,不喝不行,经医生检查发现他的垂体功能有问题。你认为此人多饮多尿的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图是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过程的图解,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a、b、c表示人体的三大系统,依次为 、 、 。
(2)体内细胞只有通过[ ] 才能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3)写出下列几种细胞的具体内环境:
①血细胞: ;
②毛细血管壁细胞: ;
③毛细淋巴管壁细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