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0分) 请回答:
(1)植物微型繁殖技术属于植物组织培养的范畴。该技术可以保持品种的         ,繁殖种苗的速度         。离体的叶肉细胞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最终能够形成完整的植株,说明该叶肉细胞具有该植物的全部         
(2)把试管苗转接到新的培养基上时,需要在超净工作台上进行,其原因是避免         的污染。
(3)微型繁殖过程中,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单独使用可诱导试管苗         ,而与         配比适宜时可促进芽的增殖。
(4)将某植物试管苗培养在含不同浓度蔗糖的培养基上一段时间后,单株鲜重和光合作用强度的变化如图。据图分析,随着培养基中蔗糖浓度的增加,光合作用强度的变化趋势是         ,单株鲜重的变化趋势是         。据图判断,培养基中不含蔗糖时,试管苗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的量          _____________(能、不能)满足自身最佳生长的需要。
(5)据图推测,若要在诱导试管苗生根的过程中提高其光合作用能力,应          (降低,增加)培养基中蔗糖浓度,以便提高试管苗的自养能力。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动物细胞工程的常用技术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完善以下实验环节:
(一)(1)蛋白质与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原理是在碱性条件下,蛋白质中的肽键与Cu2发生反应形成特定的颜色。
(二)(2)同学想探究高温加热是否破坏了肽键,用蛋清稀释液做材料设计了如下实验。
所需仪器:试管、试管夹、烧杯、量筒、等。
所需试剂:0、1g/mlNaOH溶液,0、01g/mlCuSO4溶液。
(3)方法步骤:
①取两支洁净的试管,编号为1和2,向两试管中各加入2ml蛋清稀释液,
②将试管2,试管1不作处理。
③冷却后,分别向两试管中先加入1 ml,摇匀,再加入3--4滴双缩脲试剂B液,摇匀。
④观察两试管中出现的颜色变化。
(4)结果预测:如果两支试管产生相同的颜色反应,说明
(5)试管1在本实验中起作用。

如图是高等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问题(请在[ ]内写出结
构的标号,在横线上填结构或物质名称):
(1) 图中所示结构需要借助_____________________(仪器的名称)才能观察到。

(2) 图中结构②、⑥分别是
(3) 细胞的生物膜系统是由[ ]、核膜及细胞器膜共同构成的。
(4) 图中[ ]______是“生产蛋白质的机器”。
(5)与动物细胞相比,该细胞特有的细胞器是[ ]、[]
(6)低等植物细胞具有而该细胞没有的细胞器是
(7)如果图为植物根细胞,则应该没有 [ ]
(8)图中①、④的膜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称为

下图分别表示生物体内的生物大分子的部分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

甲乙


(1)甲图中的三种物质都是由许多单糖连接而成的,其中属于植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
。这三种物质中,在功能上与另外两种截然不同的是
(2)乙图所示化合物的基本组成单位是,可用图中字母表示,各基本单位之间是通过(填①、②或③)连接起来的。
(3)丙图所示多肽含有个氨基酸,种氨基酸,该化合物中有个羧基。多肽是由许多个氨基酸经_____________过程形成,相应的化学键是(填化学键结构)连接起来的。

根据各种化合物或细胞结构的特点完成下列表格,将所填内容填写在表格下的相应横线上。

物质
试剂
现象


葡萄糖
(1)
(2)
淀粉
(3)
(4)
蛋白质
(5)
(6)


(7)
甲基绿
绿色
RNA
(8)
(9)
脂质
脂肪
苏丹III
(10)


(1)(2)
(3)(4)
(5)(6)
(7)(8)
(9)(10)

蛋白质的空间构型遭到破坏,其生物活性就会丧失,这称为蛋白质的变性。高温、强碱、强酸、重金属等会使蛋白质变性。
现提供:质量分数为3%的可溶性淀粉溶液、质量分数为2%的新鲜淀粉酶溶液、蒸馏水、质量浓度为0.1 g/mL的NaOH溶液、质量浓度为0.05 g/mL的CuSO4溶液、无水乙醇、烧杯、试管、量筒、滴管、温度计、酒精灯等材料用具。
请你设计实验探究乙醇能否使蛋白质变性。
(1)实验步骤:①取两支试管,编号A、B,向A、B两试管中各加1 mL新鲜的淀粉酶溶液,然后向A试管加__________,向B试管加5滴无水乙醇,混匀后向A、B两试管再加2 mL可溶性淀粉溶液;
②将两支试管摇匀后,同时放入适宜温度的温水中维持5 min;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从温水中取出A、B试管,各加入1 mL斐林试剂摇匀,放入盛有50~65 ℃温水的大烧杯中加热约2 min,观察试管中出现的颜色变化。
(2)实验结果预测及结论: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乙醇能使淀粉酶变性;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