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1mol Fe粉与1mol水蒸气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3NA |
| B.电解精炼铜时,若转移了NA个电子,则阴极析出32 g铜 |
| C.6.8克熔融的KHSO4混中含有0.1NA个阳离子 |
| D.标准状况下,11.2L四氯化碳所含分子数为0.5NA |
A、B、C、D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甲、乙、丙、丁、戊是由其中的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辛是由C元素形成的单质。已知:甲+乙=丁+辛,甲+丙=戊+辛;常温下0.1 mol·L-1丁溶液的pH=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元素B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二周期第ⅥA族
B.元素B、C、D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r(D)>r(C)>r(B)
C.1.0 L 0.1 mol·L-1戊溶液中阴离子总的物质的量小于0.1 mol
D.1 mol甲与足量的乙完全反应共转移了约6.02×1023个电子
X、Y、Z、W、M五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已知X、Y、Z、W是短周期元素中的四种非金属元素,X元素的原子形成的阴离子核外电子排布与氦原子相同,Z、W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相邻的位置,它们的单质在常温下均为无色气体,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2倍,M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五种元素的原子半径从大到小的顺序是:M>W>Z>Y>X |
| B.化合物X2W2、YW2、ZW2等都含有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 |
| C.用M单质作阳极,石墨电极作阴极电解NaHCO3溶液,电解一段时间后,在阴极区会出现白色沉淀 |
| D.X、Z两元素能形成原子个数比为3∶1和4∶2的化合物 |
下图是部分短周期元素原子半径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Z、N两种元素的离子半径相比,前者较大 |
| B.X、M两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相比,前者较弱 |
| C.由X与M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能与任何酸反应,但能与强碱反应 |
| D.Z的氧化物能分别溶解于Y的氢氧化物和N的氢化物的水溶液 |
元素的原子结构决定其性质和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元素周期表中位于金属和非金属分界线附近的元素属于过渡元素
B.某微粒的结构示意简图为
,则该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第三周期、ⅥA族
C.过氧化氢电子式:
D
Pd和
Pd互为同位素
下列判断中一定正确的是( )
| A.若X、Y属于同主族元素,且相对原子质量:X>Y,则X失电子能力比Y强 |
B.若M+和 的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则原子半径:R>M |
| C.若X、Y都是气态氢化物,且相对分子质量:X>Y,则酸性:X>Y |
| D.若X、Y是同主族元素,且原子序数:X>Y,则非金属性:X>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