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城市制造业就业密度与服务业就业密度的比值,通常用R表示。下面的甲图为我国某城市2000年和2010年R随距市中心距离远近的分布曲线图,乙图为该城市空间形态变化示意图。读甲、乙两图完成下列小题。R最大时是在近郊区,与之关系最小的因素是
A.环境 | B.地租 | C.交通 | D.技术 |
据乙图判断,有关该城市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该城市空间形态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 ②该城市空间形态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生活方式和消费水平的变化 ③2010年该城市产业布局中,合理的是大型超市与大型服装批发市场 ④2010年该城市产业布局中,不合理的是造纸厂与自来水厂
A.①③ | B.②④ | C.②③ | D.①④ |
占干洁空气容积中99%的是
A.氮和氢 | B.氮和氧 | C.臭氧和二氧化碳 | D.氩和二氧化碳 |
大多数国家的交通法规都规定要“红灯停,绿灯行”,其科学依据是
A.与大气逆辐射有关 |
B.与大气对不同波长的的散射有关 |
C.与大气对不同波长光的反射有关 |
D.与大气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有关 |
大气运动的能量源于
A.太阳辐射 | B.地面辐射 | C.大气辐射 | D.大气逆辐射 |
对流层大气中对太阳辐射起散射作用的主要是
A.水汽和二氧化碳 | B.云层和尘埃 |
C.臭氧 | D.空气分子或微小尘埃 |
某一高山海拔为4000米,与山脚下的相对高度约为2500米,一般情况下,山顶气温比山脚下气温(对流层中每上升1000米,气温下降6.5℃)
A.低24.15℃ | B.低16.25℃ | C.低9.75℃ | D.低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