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改编)坚持依法治国,全面深化改革是当前党和国家发展的大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4年10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四中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政府依法执政提出了具体要求。

1
“凡立法涉及重大体制和重大政策调整的,必须报党中央讨论决定。党中央向全国人大提出《宪法》修改建议,法律制定和修改的重大问题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党组向党中央报告。
2
“各级人大、政府、政协、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的党组织要领导和监督本单位模范遵守,《宪法》和法律,坚决查处执法犯法、违法用权等行为。”
3
“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要支持法院、检察院依法独立公正行使职权。建立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的通报和责任追究制度。
4
“各级领导干部要对法律怀有敬畏之心,牢记法律红线不可逾越,带头遵守法律,带头依法办事,不能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

材料二: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2014年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下,各地区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创新宏观调控思路与方式,注重适时适度预调微调,有针对性地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保持了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平稳及和谐稳定。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如何提高自身依法执政水平。
(2)结合材料二,运用唯物论的相关知识分析2014年我国是如何保持经济社会平稳和谐发展的?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新型思维方法 意识的内容和本质 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6—2011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投入和农民收入增长情况

材料二随着全球人口持续增长,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现代农业的发展将成为我国提高产业竞争力的利器。山东省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提出重点建设黄河三角洲国家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重点研究农业生物、信息、新材料、先进制造等技术,大力发展良种培育、节水灌溉、农机装备、新型农药、海洋农业、生态农业等涉农新兴产业。
(1)揭示材料一(图)所示经济信息。
(2)据材料一、二,分析企业经营者投资涉农新兴产业的合理性。(8分)

2012年11月8日—11月1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胡锦涛总书记作了题为《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报告,报告中提出了许多新观点、新思想和新理念。
材料一:报告把科学发展观纳入党的指导思想,同时还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新四化”体现党的政治理念从以前的以物为主走向以人为主的新阶段。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是中国现代化的主要内容。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化对国民经济各行业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已被提升至我国发展战略的高度。
(1)请分析“新四化”是如何体现科学发展观的。
材料二:报告明确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 首次提出“美丽中国”理念——“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2)运用政治生活知识,结合材料,分析说明中国共产党怎样才能领导人民打造出“美丽中国”?
材料三:报告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有人认为:“只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能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请你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对该观点进行评析。
材料四:报告指出,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4)请分析上述材料蕴含的唯物辩证法道理。

2012年10月11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中国作家莫言。瑞典文学院评价莫言是一个文风魔幻现实主义、满是乡土气息、融汇历史和现实的作家,他的魔幻不仅来自西方现代主义,也来自中国古典文学。中国作协《贺辞》云:“在几十年文学创作道路上,莫言对祖国怀有真挚情感,与人民大众保持紧密联系,潜心于艺术创新,取得了卓越成就。莫言的作品深深扎根于乡土,从生活中汲取艺术灵感,从中华民族百年来的命运和奋斗中汲取思想力量,有力地拓展了中国文学的想象空间、思想深度和艺术境界。”
(1)从作协《贺辞》中,你能感悟到《生活与哲学》的哪些道理? (6分)
(2)请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分析莫言的成功给我国的文学创作带来哪些启示?(6分)

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雷锋无时不在,无处不有,对人们的工作、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市场经济来了,还要不要雷锋精神?雷锋精神是不是大家都应该学?雷锋精神是否过时?……针对这些质疑,某企业开展了关于学习雷锋精神的大讨论,并组织了“全员创先争优学雷锋,为民服务见行动”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说明企业开展学雷锋活动的经济意义。

材料一 2012年6月10日至16日,是我国第22个全国节能宣传周,今年的主题是“节能低碳绿色发展”。广东围绕全国节能宣传周的主题,开展“七个一”活动,即办好一次展、制作一个专栏、开展一次能源紧缺体验、开好一次会、组织一次专家行、办好一件实事、做好一系列推广活动,旨在通过开展这些活动宣传国家及省有关节能的方针政策,增强全社会的节能意识,传播节能理念,普及节能知识,营造浓厚的节能减排社会氛围,进一步推动节能全民行动。
材料二 2012年5月,我国某大学学生对市民出行方式的选择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如图所示:
(1)结合材料一,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知识简述“七个一”活动的意义。(6分)
(2)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知识简要分析材料二中市民在出行方式的选择上出现差异的主要原因。(8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