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学以致用”是我们青少年的追求,苏北A县某乡镇中学九年级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之余,还开展了很多活动:
感受成就:同学们通过走访有关部门调查了该镇与县城发展状况,以下是相关统计表:
苏北A县某乡镇发展状况调查表(局部)
时间 项目 |
1985年 |
2005年 |
2009年 |
乡镇居民年平均收入 |
1853元 |
11653元 |
23459元 |
主要收入来源 |
承包责任田 |
个体蔬菜贩运 广泛出现 |
民营蔬菜深加工企业 数量迅速增长 |
县城居民年平均收入 |
3210元 |
27765元 |
30558元 |
(1)从图表中,你能得出哪些结论?
辨理明义:材料一:2014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认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材料二:2014年9月20日是全国第十二个“公民道德宣传日”。各地大力宣传“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爱、勤俭自强、敬业奉献”20字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请运用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与材料二的关系。简要说明上述材料对我们有哪些启示?
明理导行:李欣是一名职业高中刚刚毕业的学生,学的专业是服装裁剪。李欣并不愿意进厂工作,而是想通过自己手中的云剪,裁剪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因为她从小的理想就是成为一名世界顶级的服装设计大师。父母愿意支持女儿成就理想,多方筹资想帮她开一间小小的裁缝店。
(3)李欣的爷爷奶奶对李欣上职高一直有意见,认为上职高和自己“开店”是没出息的表现。
如何你是李欣的同学,请用所学的知识帮李欣向其祖父母说明道理。
阅读材料。“太阳下山明天依旧爬上来,花儿谢了明年还是一样的开,我的青春一去无影踪,我的青春小鸟一去不回来,我的青春小鸟一去不回来,别的那样呦,别的那样呦,我的青春小鸟一去不回来。”在人生的画卷里,青春如一首优美的诗歌,激情的呐喊,去捕捉梦幻的韵味,让我们打开心灵的门窗,迎着旭日的光芒,珍惜青春,寄语青春。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是一句我们很熟悉的关于青春的中国古语。你还知道哪些有关青春的格言、名言?请写在下面。
(2)“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确立和实现自己的理想或目标,你打算做哪些事情?
阅读材料。2007年6月22日,来自全国33所重点大学的48个环境保护组织逾1000名学生代表参加了由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和西安交通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共同举办的“我们一起走向未来——保护地球上最后一头大象暨全国高校大学生爱护动物行动宣言发布仪式。”同学们从古至今,由多变少的足迹提醒人们,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物种正在消亡,人类不应该孤独的走向未来。同时同学们还希望告诉人们,人类不应该让这些濒危的动物只变成历史的画片,保护动物并和它们一起走向未来是人类的历史责任。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大学生们这一行动表明了他们对生命有怎样的认识?
(2)全国高校的学生为什么要发起这一行动?
(3)如果要你写一个爱护动物行动宣言,你准备写点什么?
阅读材料。郭跃是一位很有才华的青年骨科医生。他在一次跳水时,头撞到水中一块石头上受了重伤,造成高位截瘫。经过一次次手术,他活了过来。面对沉重的打击,他一度非常消沉。但在家人和朋友的关怀下,郭跃开始利用自己的特长翻译外文资料,给来医院办讲座的外宾当翻译。在一些教授的鼓励和母亲的帮助下,他开始艰难的翻译英文小说。为了不打扰其他病友,译书只能在深夜进行。经过两个多月的艰苦努力,书翻译完了,他还用嘴给这本书画了一幅画,准备作为画的封面。一家出版社决定为他出书,并举行了签约仪式。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面对不幸,郭跃的情绪表现是怎样的?体现在哪里?
(2)读了上述材料,你得到的启示是?
材料一: 2011年 7月2日12时许,杭州滨江区白金海岸小区一位两岁女童突然从10楼坠落,刚好途经此地的吴菊萍奋不顾身地跑过去,用双手接住孩子,自己却左手多处粉碎性骨折。
材料二:2011年10月13日下午,佛山南海2岁女童小悦悦(化名),几分钟内先后被两辆车碾轧,18路人经过却见死不救。某班同学对此很愤慨,王同学说:“要改变这种现象,必须加强诚信建设。”李同学说:“国家必须加强法治建设才能有效制止。”
(1)吴菊萍的英勇壮举被社会广泛传颂,媒体和网友们称其为“最美妈妈” 。请问“最美妈妈”美在哪?
(2)根据材料二,请你选择一位同学观点加以评析。
2011年是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回顾历史,展望未来,西藏经过民主改革52年来的风雨历程,已经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
西藏今昔对比:
民 主 改 革 前 |
2011年 |
国民生产总值1.74亿元 |
国民生产总值437亿元 |
农奴几乎没有收入 |
人均纯收入达3589元 |
90%以上的人没有自己的住房 |
人均居住面积达到22.83平方米 |
(1)西藏今昔对比说明了什么?
(2)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政策是什么?
(3)西藏在发展过程中必须始终高举的伟大旗帜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