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改编】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后面题。(11 分)
春日
[南宋] 吴锡畴①
韶光大半去匆匆,几许幽情递不通。燕未成家寒食雨,人如中酒落花风。
一窗草逆濂溪老②,五亩园私涑水翁③。无赋招魂成独啸,且排春句答春工。
[注]①吴锡畴:南宋末年诗人,死后第三年南宋灭亡。②濂溪老:即周敦颐,晚年定居于庐山,世称濂溪先生。③涑水翁:指司马光,陕州夏县(今属山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④招魂:用屈原《离骚》典。秦昭王骗楚怀王至秦国,威胁他割地,怀王不从,昭王将其拘留,三年后客死于秦。正在流放中的屈原,得此消息,写了《招魂》,表示了对死于异国的怀王的吊唁和对楚国命运的哀伤。
颈联中有两个字用的极为精妙,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其妙处。
这首诗的情感较为复杂,请结合全诗进行简要分析。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山水田园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陈均《九江闻雁》诗,回答问题。
烟波渺渺梦悠悠,家在江南海尽头。音信稀疏兄弟隔,一声新雁九江秋。
“一声新雁”和“九江秋”构成什么关系?这样写是否合情?为什么?请作简要的分析。

阅读韩元吉《霜天晓角• 题采石蛾眉亭》词,回答问题。
倚天绝壁,直下江千尺。天际两蛾凝黛。愁与恨、几时极?  暮潮风正急,酒阑闻塞笛。试问谪仙何处?青山外,远烟碧。
这首词最后以怀念李白和写景作结,所含有余不尽之意主要是什么?

阅读高适《塞上听吹笛》诗,回答问题。
霜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这首边塞诗描绘出一幅有声有色的边塞风情画,抒发了诗人一种什么样的感情?其感情基调如何?

阅读陈子昂《送魏大从军》诗,回答问题。
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怅别三河道,言追六郡雄。
雁山横代北,狐塞接云中。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
这首诗对边塞环境描写有什么特色?起了什么作用?诗的主题又是什么?请做简要的分析。

阅读下面一首外国诗歌,然后回答后面的问题。

(俄国)莱蒙托夫
在那大海上淡蓝色的云雾里
有一片孤帆儿在闪耀着白光!……
它寻求什么,在遥远的异乡?
它抛下什么,在可爱的故乡?……
波涛在汹涌——海风在呼啸,
桅杆在弓起了腰轧轧地作响……
唉!它不是在寻求什么幸福,
也不是逃避幸福而奔向他方!
下面是比蓝天还清澄的碧波,
上面是金黄色的灿烂的阳光……
而它,不安的,在祈求风暴,
仿佛是在风暴中才有着安祥!
(1)从全诗来看,呼唤风暴的孤帆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性格?
(2)如何理解诗歌的最后两句?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