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说—演绎法的一般程序是( )
A.个案研究—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归纳综合 |
B.个案研究—综合比较—提出假设—归纳结论 |
C.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观察实验、验证假说—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
D.观察实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验证假说—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
现用山核桃的甲(AABB)、乙(aabb)两品种作亲本杂交得F1 ,F1测交结果如下表,下列有关选项不正确的是
测交类型 |
测交后代基因型种类及比值 |
||||
父本 |
母本 |
AaBb |
Aabb |
aaBb |
aabb |
F1 |
乙 |
1 |
2 |
2 |
2 |
乙 |
F1 |
1 |
1 |
1 |
1 |
A.F1产生的AB花粉50%不能萌发,不能实现受精
B.F1自交得F2,F2的基因型有9种
C.F1花粉离体培养,将得到四种表现型不同的植株
D.正反交结果不同,说明该两对基因的遗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下图为某同学画的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处于分裂间期时的模式图,根据此图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A.图中出现了两处明显的错误,体现在结构2和4上 |
B.被称为有机物合成“车间”的结构是5 |
C.在细胞分裂末期,7的活动会增强,合成结构8 |
D.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结构有9、4、3 |
下图是某XY型性别决定的二倍体生物体内的细胞分裂过程中物质或结构变化的相关模式图。对图的分析错误的是
A.如果图甲中的细胞来自于动物的同一器官,则最可能是来自于雄性动物的精巢 |
B.在图甲②所代表的细胞分裂的全过程中,通常会发生的可遗传变异是基因重组 |
C.图丙中②→①的变化,对应于图甲中形成①细胞的过程和图乙中的C→D段时期 |
D.若该动物的成熟生殖细胞中有XY,变异通常发生在图乙中的BC段所代表的时期 |
下列关于人和动物细胞的叙述,正确的一组是
①正常细胞癌变后在人体内将成为抗原,在体外培养可无限增殖
②由造血干细胞分化成红细胞的过程是可逆的
③细胞内水分减少,代谢速度减慢是衰老细胞的主要特征之一
④致癌因子刺激引起的癌变是细胞的正常基因突变成原癌基因的过程
⑤动物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具有特异性,是细胞间相互识别和联系用的“语言”“文字”
⑥癌细胞容易在体内转移,与其细胞膜上糖蛋白等物质减少有关
A.①③⑤⑥ | B.①②③⑤⑥ | C.①②④⑤ | D.①③④⑥ |
图中①②③三个图分别代表某个概念或某类物质。以下各项中,能构成图中关系的是:
A.DNA、染色体、基因
B.物种、群落、种群
C.酶、蛋白质、激素
D.减数分裂、有丝分裂、无丝分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