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制取氧气正确的操作是
A.装药品前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
B.导管口开始有气泡冒出时,立即收集气体 |
C.停止加热时,应先熄灭酒精灯,然后把导管移出水面 |
D.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从水槽中取出后倒放在桌面上 |
有关催化剂的叙述,正确的是
A.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是催化剂 |
B.催化剂能改变生成氧气的质量 |
C.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
D.用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应中必须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 |
下列CO2的制备装置中,不能起到“随开随制,随关随停”效果的是
某班同学用右图装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实验完毕,某同学的广口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小于瓶内空气体积的1/5。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A.可能红磷的量不足,瓶内氧气没有消耗完 |
B.可能没夹紧弹簧夹,红磷燃烧时瓶内部分空气受热从导管逸出 |
C.可能插入燃烧匙太慢,塞紧瓶塞之前,瓶内部分空气受热逸出 |
D.可能装置漏气,冷却过程中有空气进入集气瓶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将燃着的木条伸入充满气体的集气瓶中,木条熄灭则该瓶中盛有的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 |
B.将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剂瓶敞口放置,石灰水表面会有一层白膜生成 |
C.将紫色石蕊试液滴入某无色溶液呈现红色,该溶液中一定溶有二氧化碳 |
D.人与动物的呼吸作用是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而植物的呼吸作用相反,吸进二氧化碳,呼出氧气,所以树林中空气清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