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阅读:
(1) “当那个可怜的蝗虫移动到螳螂刚好可以碰到它的地方时,螳螂就毫不客气,一点儿也不留情地立刻动用它的武器,用它那有力的‘掌’重重地击打那个可怜虫,再用那两条锯子用力地把它压紧。于是,那个小俘虏无论怎样顽强抵抗,也无济于事了。”
此段文字选自__________ 写的《 》,它为我们展现了大自然的小生灵们鲜为人知的生活和习性。
(2) “我们俩更亲近了。我随时都可以到他那里去,坐在盛满破烂的箱子上,毫不受阻挡地观察他熔铅,烧铜,把铁片烧红,用小锤在砧子上捶打……他老是把东西拿到天平上称,往杯子里倒各种液体。”
此段文字选自《 》文中的“他”是_____________。
古诗文填空
(1)子夏曰:“,,仁在其中矣。
(2),志在千里。
(3),却话巴山夜雨时。
(4)《论语》十二章中表达孔子慨叹时光流逝,劝人珍惜时光的诗句是:
,
(5)《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描写诗人触景生情,思念家乡的诗句是:
,。
填补下列名句的空缺处或按要求填空。(每空1分)
(1)___________,随君直到夜郎西。
(2)____________,禅房花木深。
(3)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____。
(4)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__。
(5)《次北固山下》中表达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精神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天净沙·秋思》中表现天涯沦落人孤寂愁苦之情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名著阅读。
我常常看到两位学者被背上的重荷压得要倒下去,像我们的小贩一样。他们在街上相遇的时候,就会放下负担,打开背包,整整谈上一个钟头。谈完话以后,才把谈话工具收起,彼此帮忙把负荷背上,然后分手道别。
⑴上面这段话出自国讽刺作家(人名)的小说《格列佛游记》。 (2分)
⑵选文写的是主人公在哪一个国家的见闻?学者们的这一做法为什么受到了妇女和俗人、文盲的联合反对?
(3)这段话中的两位学者为什么要背很多东西?
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
①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作者《相见欢》)
②无可奈何花落去,。(作者 《浣溪沙》)
③ ,志在千里;烈士暮年,。( 曹操《龟虽寿》)
④ 散入珠帘湿罗幕,。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愁云惨淡万里凝 。(岑参《 》)
名著导读1876年, ____(国家)文学史上诞生了一部充满童趣的小说,这就是 ___写的《汤姆•索亚历险记》。
小说主人公汤姆正直、勇敢的性格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请用简洁的文字概括一个最能表现这一性格特征的故事情节。
小明同学读了这部名著后,渐渐在课上不听讲,甚至搞恶作剧,还振振有词地说“汤姆在课堂上就是这样做的”。你看到这种情况,怎样规劝小明呢?(要求语言简明、连贯、得体,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