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课内文言文阅读
【甲】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乙】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解释划线词的含义。
(1) 未尝识书具( ) (2)父异焉 ( )
(3)出郭相扶将( ) (4) 当户理红妆( )
下列句子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火伴皆惊忙 | B.当户理红妆 | C.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 D.泯然众人矣 |
翻译句子
(1)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2)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原文内容理解:(1)仲永蜕变的三个阶段 ; ; 。
(2)表明木兰立下卓越战功的诗句 , 。
文言文阅读
(甲)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乙)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请选出下列加点字中释义、用法相同的一项()
请写出下列加点字的释义
(1)不能称前时之闻
(2)即更刮目相待请写出下列两句话的正确解释
(1)稍稍宾客其父
(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在(甲)文中,邑人对仲永之才感到惊奇“或以钱币乞之”,不仅为后文仲永之父“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的情节起了推动作用,还从侧面突出了仲永当时才华过人,令人惊叹。请你说出(乙)中,哪个情节也起到了这种侧面突出的作用?
文言文阅读
童趣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解释加点的词语。
(1)徐喷以烟(2)鞭数十 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类的一项是()
A.故时有物外之趣 | B.昂首观之 | C.使之冲烟而飞鸣 | D.驱之别院 |
翻译句子。
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12分)
(一)村陌有犬为人所弃者。张元见之,即收而养之。其叔父怒日:“何用此为?”将欲更弃之。元对日:“有生之数,莫不重其性命。若天生天杀,自然之理。今为人所弃而死,非其道也。若见而不收养,无仁心也。”叔父感其言,遂许焉。明年,犬随叔父夜行。叔父为蛇所啮,仆地不得行。犬亟奔至家,汪汪之声不已。张元怪之,随犬出门,见叔父几死。速延医治之,不日而愈。自此,叔父视犬如亲。
(二)李家洼佃户董某父死,遗一牛,老且跛,将鬻①于屠肆。牛逸,至其父墓前,伏地僵卧,牵挽鞭捶皆不起。村人闻是事,络绎来视。忽邻叟刘某愤然至,以杖击牛日:“其父堕河,何预于汝?使随波漂流,充鱼鳖食,岂不大善!汝无故多事,引之使出,多活十余年,致其奉养,病医药,死棺敛。且留此一坟,岁需祭扫,为董氏子孙无穷累。汝罪大矣!就死汝分,牟牟②者何为?”盖其父尝堕深水中,牛随之跃入,牵其尾得出也。董初不知此事,闻之大惭,自批其颊曰:“我乃非人!”急引归。数月后,病死,泣而埋之。
[注]①鬻(yù):卖。②牟牟:通“哞哞”,牛叫声。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2分)
A.张元怪之 ( 责备 ) | B.速延医治之 ( 邀请 ) |
C.遗一牛,老且跛 ( 留下 ) | D.引之使出 ( 牵,拉 ) |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今为人所弃而死不足为外人道也 |
B.若见而不收养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
C.将鬻于屠肆欲有求于我也 |
D.以杖击牛曰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①叔父感其言,遂许焉。 ②岁需祭扫,为董氏子孙无穷累。人与动物亦可心灵相通。请结合两文内容,简要分析两篇文章共有的思想意义。(4分)
阅读下文。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悦。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交换 |
B.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违背 |
C.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平民 |
D.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阻挠 |
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徒以有先生也杀之以应陈涉 |
B.若士必怒若为佣耕 |
C.专诸之刺王僚也,慧星袭月犹鱼之有水也 |
D.陵君其许寡人其真无马邪 |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睢能不辱使命的原因是他以维护国土为出发点,有胆有谋地同秦王进行了争锋相对、毫不妥协的斗争。 |
B.唐雎先以“士之怒”反击秦王的“天子之怒”,然后“挺剑而起”欲以死相拼,表现了不易地的严正立场。 |
C.文章将唐雎同秦王放在一场尖锐的矛盾冲突中,用对话生动地塑造了唐雎的形象,表现了他敢于斗争的精神。 |
D.文章将唐雎与秦王进行对比,鲜明地表现了唐雎不畏强暴的精神;用安陵君来衬托唐雎,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
阅读下面语段。(请用0.5mm的黑色签字笔将正确答案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共10分)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议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及,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乙】高缭仕①于晏子,晏子逐之。左右谏曰:“高缭之事夫子②三年,曾无以爵位而逐之,其义可乎?”晏子曰:“婴仄③陋之人也,四维④之然后能直。今此子事吾三年,未尝弼⑤吾过,是以逐之也。”
[注] ①仕:旧称做官为仕。②夫子:晏子。③仄陋:狭窄浅薄。④维:维系。⑤弼:纠正。解释选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1)宫妇左右莫不私王(2)时时而间进
(3)高缭之事夫子三年(4)曾无以爵位而逐之,其义可乎翻译选文中画“ ”的句子。
(1)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2)高缭仕①于晏子,晏子逐之选文中邹忌和高缭的做法有什么不同?对你为人处世方面有什么启示?(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