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以前有一支旅行队,当一切置办齐全时队长发现缺少两样东西。于是,他大声叫喊:“我们还缺少一个犹太人和一只狗。”犹太人听到了便回敬道;“我和你在一起,不就齐全了吗?”
材料二:一位中国外交官在家里举办宴会,招待来访的外国朋友。其中一位日本朋友看见外交官的太太,便夸奖道:“先生,您的太太温柔婉约,真像我们日本女人。”外交官的太太听后,便对日本朋友说:“您说得有道理,因为日本文化本身源于中国,所以这很正常。”
请回答:
(1)读完上述两则材料,你觉得材料中人物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2)这对你有何启示?
小刚在班里是个独来独往的人,他认为自己既没有做错事,也不有求于人,因此没必要去和别人交往。可是后来,他渐渐地觉得自己越来越孤独,看到同学在一块有说有笑,亲亲热热,他又不由得既羡慕又嫉妒,希望自己能融入同学中去,成为他们中的一员。
但是不知为什么,他总觉得与别人格格不入,似乎别人也不喜欢同他说话。为此,他开始沉迷于网络,经常上网,在“微信”、“陌陌”、“米聊”上终日在网与网友聊天。
(1)指点迷津:小刚认为“没有必要去和别人交往”,结合所学知识,请谈谈你对此问题的认识。
(2)出谋划策:小刚希望自己能融入同学中去,假如小刚是你的同学,请你抓紧给小刚的交往支支招吧。(至少三个方面)
(3)据有关部门调查,中学生上网后聊天交友的比例高达48.8%,但青少年由于自制力和理性发展都还未达到成人状态,因此上当受骗的事情时有发生。请结合你的上网实际,谈谈你对网络交往的认识。
同桌的你:
八年级二班的晓静和小薇是同桌,又是学习上的对手,二人学习成绩不相上下。晓静英语学得好,但数学成绩较差;小薇数学非常好,但英语成绩不理想。两人都想改变现状,提高成绩,但在学习过程中,她们谁也不肯向对方请教,只是在暗地里较劲。结果,在本学期的期中考试中,两人都没有取得理想的成绩。为此,两人都非常苦恼。
(1)你认为他两人成绩不理想的原因是什么?
(2)请你运用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分析,两人应该怎样做才能在期末考试中取得理想的成绩?
亲情在线:
材料一:《爸爸去哪儿》歌词
(孩子)我的家里 有个人很酷/三头六臂 刀枪不入/ 他的手掌 有一点粗/ 牵着我 学会了走路/……
(爸爸)谢谢你光顾 我的小怪物/ 你是我写过 最美的情书/ 钮扣住一个家的幸福/ 爱着你呀 风雨无阻……你拼命发芽 我白了头发/一起写下 一撇一捺……宝贝 宝贝 我是你的大树/一生陪你看日出……
(1)从上面的歌词中,你能感受到什么?
材料二:上小学,我是“妈妈贴心的小棉袄”,上中学,妈妈是“我烦心的破书包” ,随着年龄的增长,父母的关爱好像成为我们成长的羁绊,让我们厌烦不已。据一项调查数据显示,很多中学生反感于“父母过度关心”。“父母根本不明白我,还要常常管着我!”很能代表一部分中学生的心声。
(2)你能够举出“父母过度关心”自己的事例吗?(至少两件)
这种反感其实是我们在成长过程中常见的什么心理?
(3)作为子女,我们应该怎样处理与父母之间的这种“爱的冲突”?
为庆祝2011年教师节,二(2)班的小浩9月7日上午策划刊出班里的黑板报,下面是该班黑板报样式,请你帮助小浩完成待完成的部分。
当天下午上自习课时,班主任刘老师发现小浩座位下有一堆纸团,要求小浩捡起来,小浩不捡,老师就批评了小浩,小浩觉得很委屈,气冲冲地顶撞了老师。老师生气地捡起了纸团后,发现不是小浩的。
(1)请描写老师让你感动的瞬间。
(2)列举几种感恩老师的方式。
(3)请你评析小浩的言行。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结合教材,请回答:
(1)这首诗歌颂了一种怎样的生活态度?
(2)你准备如何保持这种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