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甄在《潜书》中写道:“人君之尊,如在天上,与帝同体。”其结果是“臣日益疏,智日益蔽。”而公卿们也因为“罕得进见,”往往“于斯之时,虽有善鸣者,不得闻于九天;虽有善烛者,不得于九州。”针对这一问题当时思想家提出的对策是
A.天下之大害,君而已矣 |
B.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 |
C.天之立君,以为民也 |
D.非一人之所能治,而分治之以群工 |
韩愈《师说》中有“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文中的“六艺”亦指“六经”,是在儒家经典“五经”之外另加
A.《论语》 | B.《春秋》 | C.《乐经》 | D.《礼经》 |
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秦朝“焚书坑儒”的根本着眼点是
A.压制知识分子 | B.加强君主专制统治 | C.完善法律机制 | D.区别对待古代文化 |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下列对老子的这一思想理解不准确的是
A.含有朴素辩证法思想 | B.认为世界万物和人类社会不断运动 |
C.认为事物相互依存且不断相互变化 | D.认为对立的东西相互转化 |
主张“明主峭其法而严刑”“威势之可以禁暴,而德厚之不足以止乱”的思想家是
A.荀子 | B.墨子 | C.韩非子 | D.老子 |
孔子曰:“仁者,爱人,爱有差等。”墨子曰:“兼相爱,交相利。”“爱无差等。”造成这种分歧的根源是
A.所处时代不同 | B.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 | C.学术思想不同 | D.谈论的问题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