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外液渗透压感受器、水盐平衡调节中枢、产生渴感的部位分别位于
A.下丘脑、下丘脑、大脑皮层 |
B.下丘脑、下丘脑、下丘脑 |
C.下丘脑、大脑皮层、大脑皮层 |
D.大脑皮层、下丘脑、下丘脑 |
下列关于DNA分子片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限制性内切酶可作用于①处,解旋酶作用于③处
B. ②处的碱基缺少导致染色体结构的变异
C.把DNA放在15N原料的培养液中复制2代,子代DNA中含15N的DNA占3/4
D.DNA的特异性表现在碱基种类和(A+T)/(G+C)的比例上
下列是生物学发展史上的几个重要实验,其中没有应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的是()
A.验证光合作用释放的氧全部来自水 |
B.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
C.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
D.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分泌途径 |
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若放射性同位素主要分布在离心管的沉淀物中,则获得侵染噬菌体的方法是()
A.用含35S的培养基直接培养噬菌体 |
B.先用含32P的培养基培养细菌,再用该细菌培养噬菌体 |
C.用含32P的培养基直接培养噬菌体 |
D.先用含35S的培养基培养细菌,再用该细菌培养噬菌体 |
用35S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经过一段时间的保温,搅拌、离心后发现放射性主要分布在上清液中,沉淀物的放射性很低,对于沉淀物中还含有少量的放射性的正确解释是()
A.经搅拌与离心后还有少量含有35S的T2噬菌体吸附在大肠杆菌上 |
B.离心速度太快,较重的T2噬菌体有部分留在沉淀物中 |
C.T2噬菌体的DNA分子上含有少量的35S |
D.少量含有放射性35S的蛋白质进入大肠杆菌内 |
赫尔希和蔡斯分别用35S和32P标记T2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组分,下列被标记的部位组合正确的为()
A.①② | B.①③ | C.①④ | D.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