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探究动物体内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机理,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
知识准备: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甲状腺是合成、贮存、分泌甲状腺激素的器官。
材料用具:略。
方法步骤:
第一步:取健康雄兔15只,将注射部位消毒后,分别给每只兔注射适量的放射性碘溶液。
第二步;每隔一定时间用放射性测量仪分别测定每只兔子甲状腺中碘的放射量,记录并计算平均值。
第三步:3天后,将15只实验兔随机均分为A、B、C三组。
第四步:向A组注射一定量的无放射性的甲状腺激素溶液,向B组注射等量的无放射性的促甲状腺激素溶液,向C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
第五步:每隔一定时间,分别测定三组兔子甲状腺中碘的放射量,记录并计算平均值。
回答下列问题:
(1)改正上述实验方法第一步中的两处不妥当之处:
①___ ______ ②
(2)实验中选用三组而不用三只兔子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分别用A、B、C三条曲线代表A、B、C三组兔子的甲状腺中碘的放射量,则预计 A、B、C三组兔子的甲状腺中碘的放射量应如下图中的 。
(4)若给C组的另一只兔子注射一定量的甲状腺激素抑制剂,则该只兔子体内促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含量变化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
某研究小组的同学发现,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分别种植大麦和狗尾草它们都生长良好。如果把二者的种子混匀后播种,则大麦正常生长,而狗尾草生长得明显矮小。对于二者混种后,大麦正常生长,而狗尾草生长明显矮小的现象,有同学设想是大麦的根部分泌物抑制了狗尾草的生长。试根据下列提供的实验材料与用具,补充实验步骤,探究大麦与狗尾草之间是否存在这种关系。
一、材料用具:狗尾草幼苗、大麦幼苗、完全培养液、实验容器等。
二、方法步骤:
①将大麦幼苗用完全培养液培养,实验容器、光照、空气等外界条件符合要求。
②
③
④。
如果同学们要得出“大麦的根部某些分泌物会抑制狗尾草的生长”这一结论,应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出现这一实验现象的可能原因除了同学们的假设外,还可能是因为.
从某植物长势一致的黄化苗上切取等长幼茎段(无叶和侧芽),将茎段自顶端向下对称切至约3/4处后,浸没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中,一段时间后,茎段的半边茎会向切面侧弯曲生长形成弯曲角度(α)如图甲,α与生长素浓度的关系如图乙。请回答
(1)从图乙可知,在两个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中,茎段半边茎生长产生的弯曲角度可以相同,请根据生长素作用的特性,解释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原因是。
(2)将切割后的茎段浸没在一未知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中,测得其半边茎的弯曲角度α1,从图乙中可查到与α1对应的两个生长素浓度,即低浓度(A)和高浓度(B)。为进一步确定待测溶液中生长素的真实浓度,有人将待测溶液稀释至原浓度的80%,另取切割后的茎段浸没在其中,一段时间后测量半边茎的弯曲角度将得到α2。请预测α2与α1相比较的可能结果,并得出相应的结论:。
下图为人体细胞外液渗透压平衡的部分调节机制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 写出图中A、B的名称:A、B。
(2)当健康人体处于环境温度38℃时,内环境仍能维持相对稳定的温度和渗透压。
此时,体温调节的主要方式是,请写出这一调节过程的主要反射弧 。
(3)当健康人处于环境温度380C时,人体渗透压也能维持相对稳定,写出此时人体渗透压的神经——体液调节机制:
。
(4)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时对A的调节方式是,此种调节方式在人体内环境平衡的调节中广泛存在,其意义在于。
下图为人体内生理过程图解,请据图回答:
(1)正常人血液中A的浓度一般在范围内保持相对稳定。
(2)人在饥饿时,4处A的浓度与3处相比,变化是,原因是(用图中标号表示)过程加强了,此时胰岛细胞分泌的两种激素的含量变化是。
(3)图示三种细胞中对血液中A浓度依赖最大的是,因为该细胞(填一种物质)很少,该成分在其他两种细胞中存在的位置为。
(4)若某人的胰岛B细胞受损,则此人C液的成分和量与正常人相比有何特点?
(5)剧烈运动时,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 将增多,其绝大部分通过血液的运输运到图中的细胞,转变成丙酮酸。
回答下列与神经调节有关的问题:
(1)上图1为测量神经纤维膜内外电位的装置,图2是测得的膜电位变化。
据图分析可知:图1中装置甲测得的电位相当于图2中的 点的电位;图1中装置乙测得的电位相当于图2中的 点的电位,该电位称为 电位,导致这种电位变化的原因主要是 离子大量流向膜内。
(2)氨基丁酸(GABA)作为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中广泛分布的神经递质,在控制疼痛方面的作用不容忽视,其作用机理如下图所示:
①GABA在突触前神经细胞内合成后,贮存在 中,以防止被其他酶破坏。当兴奋抵达神经末梢时,GABA释放,并与位于 上的GABA受体结合,该受体是膜上某些离子的通道。当GABA与受体结合后,通道开启,使负离子(cl-)内流,从而抑制突触后神经细胞动作电位的产生。
②释放的GABA可被体内氨基丁酸转氨酶降解而失活。研究发现癫痫病人体内GABA的量不正常,若将氨基丁酸转氨酶的抑制剂作为药物施用于病人,可缓解病情,这是由于药物 ,从而可抑制癫痫病人异常兴奋的形成。
③图中麻醉剂分子嵌入的结构是 ,它的嵌入起到了与GABA一样的功能,从而可 (缩短/延长)该离子通道打开的时间,产生麻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