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空2分,共16分)紫罗兰的单瓣与重瓣是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的相对性状。研究人员发现所有的重瓣紫罗兰都不育(雌、雄蕊发育不完善),单瓣紫罗兰自交后代总是存在约50%的单瓣花和50%重瓣花。自交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1)根据实验结果可知:紫罗兰花瓣中 为显性性状,实验中F1重瓣紫罗兰的基因型为 。
(2)经研究发现,出现上述实验现象的原因是等位基因(A、a)所在染色体发生部分缺失(不影响减数分裂过程),而且染色体缺失的花粉致死,染色体缺失的雌配子可育。若A-、a-表示基因位于缺失染色体上,A、a表示基因位于正常染色体上,请写出上述实验中F2单瓣紫罗兰的雌配子基因型及其比例 ;雄配子的基因型为 。
(3)某兴趣小组为探究“染色体缺失的花粉是否致死”,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实验步骤:
①取上述实验中 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
② ;
③统计、观察子代的花瓣性状。
实验结果及结论:
若子代花瓣 ,则染色体缺失的花粉致死;
若子代花瓣 ,则染色体缺失的花粉可育。
加酶洗衣粉是指含有酶制剂的洗衣粉。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探究某加酶洗衣粉中碱性蛋白酶含量与洗涤效果关系,某同学通过实验获得右图所示的结果。由图可知,加酶洗衣粉中碱性蛋白酶的最适含量是%,本实验的自变量是。
(2)下表是围绕加酶洗衣粉的一项研究结果:
上述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有:①;②。
(3)在使用加酶洗衣粉过程中,对于特别脏的衣服、较大的洗衣量,写出两项提高洗涤效果的措施: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有关科学探究的资料,回答问题。
为研究柳条鱼对水生昆虫捕食的选择性,进行如下探究:
假设:
柳条鱼对实验所选用幼虫无偏好,但对水体表层活动的幼虫具有优先选择性。
实验步骤:
(1)选择在水体表层活动的甲幼虫和乙幼虫,以及在水底部生活的丙幼虫和丁幼虫为代表,作为柳条鱼捕食对象;
(2)在每个水缸1-3中柳条鱼在水表层对幼虫的捕食量,以及水缸4-6中柳条鱼在水底部对幼虫的捕食量。
(3)分别记录水缸1-3中柳条鱼在水表层对幼虫的捕食量,以及水缸4-6中柳条鱼在水底部对幼虫的捕食量。
①为记录柳条鱼在水表层对幼虫的捕食量,设置水缸1-3的目的是。
A. | 防止意外 | B. | 减少误差 | C. | 控制变量 | D. | 设置对照 |
结果:
柳条鱼在水表层捕食量的原始记录(单位:条):
【水缸1】甲幼虫:14,乙幼虫:15,丙幼虫:4,丁幼虫:2
【水缸2】甲幼虫:13,乙幼虫:15,丙幼虫:3,丁幼虫:2
【水缸3】甲幼虫:13,乙幼虫:14,丙幼虫:3,丁幼虫:2
柳条鱼在水底部捕食量的原始记录(单位:条):
【水缸4】甲幼虫:7,乙幼虫:6,丙幼虫:3,丁幼虫:2
【水缸5】甲幼虫:7,乙幼虫:7,丙幼虫:3,丁幼虫:2
【水缸6】甲幼虫:8,乙幼虫:6,丙幼虫:2,丁幼虫:1
②针对假设需要对原始数据进行统计处理。本实验记录的捕食量,需要计算,依据处理后的数据画柱状图。
③用简要的文字分析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
分析:。
结论:。
④为获得客观、准确的实验结果,需对本题中的假设进一步探究,则在实验设计中应考虑的问题是。(选用下列一个或多个关键词编制答案)
关键词:柳条鱼体重 数量性状 两种幼虫
梯度
水温梯度 不同比例 胃蛋白酶 柳条鱼过量
回答下列有关细胞与细胞周期的问题。
图1为细胞周期的模式图,图2为动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方框内填图中的数字,横线上填文字)。
(1)图1中,
期代表;细胞内
期后加倍的细胞器是;诊断因染色体数目变异导致的遗传病时,需选择[]期的细胞,4期末消失的细胞结构有。
(2)组蛋白是组成染色体的蛋白质。图2中,组蛋白基因表达时,能发生碱基配对的场所是[]和[ ]
。
(3)图2中,具有选择透过性膜的结构结构是。(可多选)
A. |
[5] |
B. |
[6] |
C. |
[7] |
D. |
[8] |
E. |
[9] |
F. |
[10] |
分析有关遗传病的资料,回答问题。
下图为某家族的遗传系谱图,Ⅰ-1同时患有甲病(
)和乙病(
)。已知Ⅲ-5没有携带这两种病的致病基因。
(1)如果只考虑甲种遗传病,Ⅲ-6的基因型:,
的传递遵循定律。假设该地区正常女性中甲病基因携带者概率为0.2,若Ⅳ-14和Ⅳ-15婚配,出生的Ⅴ-16为男孩,患病的概率是。
(2)如果只考虑乙种遗传病,Ⅳ-12的基因型:。
(3)Ⅲ-6的基因型可以用下列图中的表示;
两对基因的传递遵循定律。
(4)若Ⅱ-3和Ⅱ-4再生一个男孩,同时患两种病的概率比仅患甲病的概率,原因是。
(5)若Ⅲ-5和Ⅲ-6生出与Ⅳ-13表现型相同孩子的概率为
,则他们生出与Ⅳ-14表现型相同孩子的概率为。
回答下列有关基因工程的问题。
(1)基因工程中使用的限制酶,其特点是。
下图四种质粒含有
两种限制酶的识别,
表示抗青霉素的抗性基因,
表示抗四环素的抗性基因。
(2)将两端用
切开的
基因与用
切开的质粒
-1混合连接,连接后获得的质粒类型有。(可多选)
A. | -1 |
B. | -2 |
C. | -3 |
D. | -4 |
(3)若将上图所示
四种质粒导入大肠杆菌,然后分别涂布在含有青霉素或四环素的两种培养基上。在这两种培养上均不能生长的大肠杆菌细胞类型有、。
(4)如果
酶切,产生850对碱基和3550对碱基两种片段:那么质粒
(
基因的长度为1200对碱基)用
酶切后的片段长度为对碱基。
(5)若将外源的
基因两端用
切开,再与用
切开的
混合连接,并导入大肠杆菌细胞,结果显示,含
的细胞数与含
-1的细胞数之比为13,增大
连接酶用量能否提高上述比值?。
原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