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空1分,共8分)下表是某池塘生态系统内一个食物网中6个种群有机物同化量的数值,其中是生产者的只有A。
种群 |
A |
B |
C |
D |
E |
F |
有机物同化量(kg) |
5000 |
390 |
110 |
29 |
21 |
5 |
(1)据测定,A种群在充足光照条件下,每小时释放氧气的量为32mg,在黑暗的环境中每小时释放二氧化碳的量为44mg,则A种群在充足光照条件下,每小时制造有机物(以葡萄糖为例计算) mg。
(2)若按能量传递效率为10%计算,该食物网最多有 条食物链,E和D之间的种间关系是 ,E和F之间的种间关系是 。
(3)如果向该池塘引入以F为专一食物的水生动物,A、B、C、D、E5个种群中密度首先下降的是 。一般情况下,池塘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能够维持相对稳定,表明池塘生态系统的内部具有一定的 能力,这种能力的大小与生态系统的 。
关系密切。
(4)由于违规排放大量污水,引起池塘中A大量繁殖,水体富营养化严重。通过加大挺水植物的栽培量和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可以有效地遏制该现象,其中挺水植物起到通过遮光来影响A的生长和 的作用。
日常生活中人们常用酵母菌发面蒸馒头,某同学想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方式,设计了下列实验,请你帮助他完成有关内容:
(1)实验目的: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方式
(2)实验原理:细胞的不同呼吸方式释放的能量多少不同,但每种方式所释放的能量中都有一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从而导致细胞周围的环境温度升高
(3)材料用具:酵母菌培养液、质量浓度为0.1g/mL的葡萄糖溶液、液体石蜡油、蒸馏水、保温瓶、温度计、棉花
(4)实验步骤:
①将质量浓度为0.1g/mL的葡萄糖溶液加热煮沸后冷却备用;
②取3只保温瓶,编号为A、B、C,并将C瓶设计为对照组;
③在3只保温瓶中分别加入等量的葡萄糖溶液;
④;
⑤3只保温瓶中均放入温度计,用棉花轻轻塞上瓶口,并保证保温瓶通气;
⑥24小时候观察并记录3只保温瓶中温度的变化。
(5)预测实验现象和实验结果:
若A瓶温度>C瓶温度,B瓶温度=C瓶温度,则;
若B瓶温度>C瓶温度,A瓶温度=C瓶温度,则;
若,则;
(6)某同学也想以酵母菌为实验材料探究相关问题,请你帮他设计探究性实验课题名称。
。
下图是某细胞进行有丝分裂的简图,据图回答:(“[ ]”内填序号,“”上按要求填数字、文字或字母)
(1)该图是细胞有丝分裂简图,
(2)A图中染色体的数目为,染色单体数为。图B表示细胞分裂期,DNA数目是
(3)图示的细胞分裂结束后,子细胞内含条染色体。
(4)染色体数目加倍发生在图[ ]期。
(5)图示细胞中DNA、染色体、染色单体三者之比为2:1:2的是。
下图表示某种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不同氧浓度下O2吸收量和CO2释放量的变化。请据图回答:
(1)此图表明该植物的非绿色器官既可进行呼吸也可以进行呼吸。
(2)外界氧浓度在5%以下时,该器官的呼吸作用方式主要是,此种呼吸方式是在中进行。
(3)该器官的CO2释放与O2的吸收两条曲线在P点相交后则重合为一条线,此时该器官的呼吸作用方式是。
(4)当外界氧浓度为4~5%时,该器官CO2释放量的相对值为0.6,而O2吸收量的相对值为0.4。此时,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相对值约相当于有氧呼吸的倍
(5)就此图可判断,假如想储藏该植物器官,应该是在(低氧、无氧、高浓度氧)条件下,原因是
(9分) 下图是光合作用过程的图解。请根据图回答:
(1)参与光合作用的色素分布在上。
(2)光合作用的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其中B阶段的反应场所是
(3)写出图中所示序号的物质名称或生理过程
①;②;③;C;
(4)如果光合作用强度突然降低,则C3和C5的变化分别是、。
(5)下图表示的是光照强度与光合作用强度之间关系的曲线,该曲线是通过实测一片叶片在不同光照强度条件下的CO2吸收和释放的情况。你认为下列四个选项中,能代表细胞中发生的情况与曲线中B点相符的是(填选项)。
(8分)下图表示物质通过小肠壁细胞的细胞膜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A表示分子,B表示分子。
(2)图中甲物质跨膜运输方式是,甲、乙两种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统称为。葡糖糖进入该细胞的方式是,与乙相比,此方式需消耗。
(3)细胞膜从功能上来说,它是膜,它的结构特点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