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图表是1952年—1956年中国经济成分结构变动情况表。导致发生表格中经济成分变动的主要原因是
比重 年份 |
国营经济 |
合作社经济 |
公私合营经济 |
资本主义经济 |
个体经济 |
1952年 |
19.1% |
1. 5% |
0. 7% |
6. 9% |
71. 8% |
1956年 |
32. 2% |
53. 49% |
7. 3% |
0 |
7. 1% |
A.一五计划的完成 B.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实行承包责任制
“同胞协力,挽救青岛”这则标语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九一八事变 | B.五四运动 | C.七七事变 | D.西安事变 |
有人说,英法发动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海盗式的扩张”,给中国文化和人类文明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以下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是
A.获取大量赔款 | B.浩劫并焚毁圆明园 |
C.增加新的通商口岸 | D.开辟新的内河航线 |
近代以来,台湾与大陆的关系经历了分离→统→分离的过程,这一过程与下列哪些历史事件直接相关
①《马关条约》的签订 ②戊戌变法的失败 ③中国的抗战胜利 ④ 国民党政权在大陆覆灭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明清时期加强专制统治的措施有
①明太祖废除丞相②雍正帝设立军机处
③实行八股取士④思想上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A.①②③④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 |
唐朝诗人皮日休曾说:“大运河北通诼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由此可看出隋朝开凿大运河的意义是
A.巩固隋朝的统治 | B.有利于中外经济交流 |
C.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 | D.结束了分裂割据,实现了大统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