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在《十月革命四周年》一文中说:“我们也学会了——至少是在一定程度上学会了革命所必需的另一种艺术:灵活机动,善于根据客观条件的变化而迅速急剧地改变自己的策略,如果原先的道路在当前这个时期证明不合适,走不通,就选择另一条道路来达到我们的目的。”文中“另一条道路”是指实行( )
A.斯大林模式 |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C.新经济政策 | D.农业集体化政策 |
下图所反映的事件发生在1970年冬,当时的联邦德国总理维利·勃兰特来到波兰华沙犹太人死难者纪念碑下,向纪念碑献上花圈后,肃穆垂首,突然双腿下跪,向"二战"中无辜被纳粹党杀害的犹太人表示沉痛哀悼,并虔诚地为纳粹时代的德国认罪、赎罪。他的这一举动( )
A. | 对德国人的国际形象产生了不良影响 |
B. | 赢得了波兰人和全世界的理解和信任 |
C. | 使德国从此失去了世界大国的地位 |
D. | 使民主德国与联邦德国实现了统一 |
斯大林说:"党知道战争日益逼近,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党记住了列宁的话:没有重工业,便无法保持国家的独立;没有重工业,苏维埃制度就会灭亡。"在这种思想指导下,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特点之一是()
A. | 优先发展重工业 | B. | 优先发展农业 |
C. | 重点发展轻工业 | D. | 重点发展商业 |
列宁说:"现代的文明的美国历史,是由一次伟大的、真正解放的、真正革命的战争开始的。……这种战争是很少见的。这是美国人民反对当时压迫美国,使美国处于殖民地奴隶地位的英国强盗们的战争。"这次战争是()
A. |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 B. | 俄国十月革命 |
C. | 美国独立战争 | D. | 美国南北战争 |
1814年,欧洲反法联军兵临巴黎城下,理工学校的学生要求参战。面临灭顶之灾的他却说:"我不愿为取金蛋杀掉我的老母鸡!"后来,这句名言被刻在巴黎理工学校梯型大教室的天花板正中心,一直激励着该校师生奋发进取。这里"面临灭顶之灾的他"是指()
A. | 克伦威尔 | B. | 查理一世 |
C. | 路易十六 | D. | 拿破仑 |
下图所反映的贸易活动在世界近代史上持续了300多年,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也对近代美洲资本主义文化的形成、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这场贸易的主要经营者是()
A. | 葡萄牙人 | B. | 英国人 |
C. | 西班牙人 | D. | 法国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