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前,孙中山对推翻清朝后的制宪进程作过合理的安排,准备循序渐进,分三期完成……“见让位于袁,便另订《临时约法》,集权于责任内阁,限制总统权力,且要袁立行宪政”。对这种做法评价正确的是
A.主观设法有悖法治原则 | B.宪政实行推进民主进程 |
C.政体变化导致政局不稳 | D.分权制衡维护共和制度 |
顾炎武认为:“知封建之所以变而为郡县,则知郡县之敝而将复变。然则将复变而为封建乎?曰:不能。有圣人起,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矣。”材料表明其主张是
A.反对封建君主专制 |
B.郡县制避免了分封制的弊端 |
C.应重新恢复分封制 |
D.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 |
2014年春节期间,央视播出了“家风是什么”的节目,颇受好评。传统观念中的“忠孝传家”、“耕读传家”是家风的重要内容。下列关于“忠孝”、“耕读”观念形成原因的表述,错误的是
A.“忠”与世袭制紧密相关 |
B.“孝”与宗法制紧密相关 |
C.“耕”与农本思想紧密相关 |
D.“读”与科举制紧密相关 |
下图是我市某同学描绘的1700年以来中国、美国、西欧、印度的国内生产总值在全球所占比重的曲线图。其中与西欧相符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1948年、1962年美国与西欧在自由世界的黄金所占份额如图,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之一是
A.经济危机使美国经济实力下降 |
B.世界多极化格局的形成与发展 |
C.一体化进程推动欧洲经济发展 |
D.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与崩溃 |
阅读下图所示材料,从中可以获悉当时:
处于新民主主义社会时期
全国政协代行人大的职能
妇女的社会地位获得提升
三结合教育体制初步形成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