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和平在《查理一世之死与英国宪政体制的确立》中写道:处死查理一世无疑是“革命”,但是经过“光荣革命”的“反革命”,英国用宪政框架吸纳革命原则,成就了代表资本主义发展方向的近代宪政体制。资产阶级与王权之间达成了王权接受限制的持续妥协,维护了英国持久稳定的法治与和平。下面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光荣革命”是革命的倒退 | B.国王“统而不治”是妥协的结果 |
C.内阁制是英国宪政的核心 | D.宪政体制下国王与议会分权制衡 |
“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实行粮食计划供应制度,各地根据国家粮食计划供应的相关规定,以户籍为依据确定粮食供应的对象与数量。这一制度的实行()
A.有利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
B.保障了工业化战略的实施 |
C.缓解了灾害造成的粮食短缺 |
D.加速了国民经济的恢复 |
19世纪60年代,江浙地区出现了“蚕事乍毕丝事起,乡农卖丝争赴市……番舶来银百万计,中国商人皆若狂……遂使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的现象。它反映出()
A.资本输出成为列强侵华的主要手段 |
B.开埠通商促进了江浙地区民族工业的发展 |
C.中国对外贸易由入超变为出超 |
D.市场扩大刺激了江浙地区丝织业发展 |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指出,“尽管有这些(关税)保护措施,大工业仍使竞争普遍化了,大工业创造了交通工具……把所有的资本都变成为工业资本,从而使流通加速、资本集中”;“它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对此最恰当的理解是()
A.关税保护阻碍不了资本主义竞争 |
B.工业革命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
C.交通工具扩大了工业文明的影响 |
D.自由竞争增强了工业资本的流通 |
1500年,欧洲航海家卡布拉尔率远征队准备东去印度,但途中在赤道海流冲击下离开了航道,结果漂流到南美洲东部。他登陆后宣布该地为本国领地。这位航海家应属于()
A.西班牙 | B.葡萄牙 | C.荷兰 | D.英国 |
“市场与计划二者就像鸟与笼子的关系一样,要让鸟飞,但只能在笼子里飞,否则鸟就飞跑了。如果鸟是搞活经济的话,那么笼子就是国家计划。搞活经济、市场调节,只能在计划许可的范围内发挥作用,不能离开计划的指导。”根据事实判断上述说法与我国哪一时期的经济政策最为吻合()
A.20世纪60年代 | B.20世纪70年代 |
C.20世纪80年代 | D.20世纪90年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