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测量正常工作电压为2.5V的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功率,如图电路已连接
(1)正确接入电压表后闭合开关,发现灯泡不亮,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示数等于电源电压,其故障可能是 。
(2)排除故障后,移动滑片P到某一位置时,电压表示数如图乙所示,若要测量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功率,应将滑片P向 (选填“A”或“B”)端移动,使电压表示数为 V。
(3)移动滑片P,记下多组对应的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并绘制成图丙所示的I-U图像,根据图像信息,可计算出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功率为 W。
小平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研究电磁铁磁性的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图中A是悬挂在弹簧下的铁块,B是电磁铁的铁芯,S是转换开关(S接1时连入电路的线圈匝数多,S接2时连入电路的线圈匝数少)。
(1)实验过程中弹簧的伸长量越大,表示电磁铁的磁性越________;
(2)保持滑片P位置不变,先后让开关S接1和2,可以研究电磁铁磁性的强弱与线圈________的多少是否有关;
(3)请提出一个还可以用该装置验证的猜想并设计验证方案。
猜想:电磁铁磁性的强弱还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验证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图所示,将一根直导线放在静止小磁针的正上方,并与小磁针平行.接通电路后,观察到小磁针偏转.
(1)该实验探究的是通电直导线周围是否存在________.
(2)改变直导线中的电流方向,小磁针偏转方向也发生改变,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中小磁针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中用到的一种重要科学研究方法是________.
A.类比法 |
B.转换法 |
C.控制变量法 |
D.等效替代法 |
如图是课堂上老师的演示实验。在静止指向南北方向的小磁针上方平行地放一根直导线。闭合开关,原来静止的小磁针转动了。某同学看了实验后想到:小磁针转动肯定是因为受到力的作用。这个力是谁施加给它的呢?他认为有这几种可能:可能是风吹;可能是小磁针旁磁铁的吸引;可能是铁质物体接近小磁针;还可能是直导线中有电流通过时产生了磁场。
(1)该同学得出“小磁针转动肯定是因为受到力的作用”的结论,其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铁质物体接近小磁针,小磁针会转动,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验证是“直导线中通过的电流产生的磁场使小磁针转动”这一事实,最简单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老师在其他实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把小磁针从直导线下方移到了直导线上方,闭合开关后,小磁针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图,小明自制土密度计并测定盐水的密度.
实验器材:刻度尺、圆柱形竹筷、细铅丝、烧杯、水、待测盐水.
实验步骤:
①在竹筷的一端缠上适量细铅丝,制成土密度计.
②用刻度尺测出竹筷的长度L.
③把土密度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静止后用刻度尺测出液面上竹筷的长度h1(如图所示).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将上面实验步骤补充完整并回答下列问题:(ρ水=1.0g/cm3)
(1)竹筷一端缠上铅丝,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密度计是利用________条件工作的.被测液体的密度越大,密度计排开液体的体积________(选填“越小”或“越大”).
(3)被测盐水的密度表达式:ρ盐水=________.(不计铅丝体积)
(4)小明计算得出盐水的密度为1.05g/cm3,已知烧杯中盐水的体积为400cm3,盐的密度为2.6g/cm3,则盐水中含盐________g.(盐放入水中溶解后,盐和水的总体积不变)
小明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小烧杯、大水槽、量筒、水、滴管、记号笔、细线等器材测量一块金属块的密度,他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
(1)将金属块放入烧杯中,使烧杯直立漂浮在大水槽中,用记号笔在烧杯上标出水面的位置;
(2)用量筒测出________的体积为V1;
(3)将烧杯直立漂浮在大水槽中,向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水,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量筒测出烧杯中水的体积V2;
(5)金属块密度的表达式为ρ=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