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布衣”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对劳动人民的称呼,诸葛亮在《出师表》中也曾以“布衣”自称。在诸葛亮生活的时代,“布”的主要材料是(    )

A.丝 B.毛 C.棉 D.麻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电视的起源与发展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列近代中国社会思潮兴起的先后顺序是
①“准君民共治,上下相通,民隐得以上达,君惠得以下逮”
②“中华(民国)立国,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为人道之大经。政体虽更,民彝无改”
③“吾人对于俄罗斯今日之事变,惟有翘首以迎其世界的新文明之曙光”
④“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A.①②③④ B.①④②③ C.①②④③ D.①③②④

霍布斯鲍姆认为,进化论在19世纪中后期盛行的原因,“不在于人是由动物进化而来的证据来势太猛,以致无法阻挡”。“真正的原因在于下列两项事实构成了极佳的机遇:一是主张自由主义和进步的资产阶级迅速崛起,二是这个时期没有发生革命。”该分析说明进化论在当时

A.并没有对传统势力提出公开的挑战 B.对论证资产阶级崛起提供了理论依据
C.符合追求有序变革的社会心理 D.顺应了资产阶级的改良主张

小说在明清时期被社会上层人士看成是“猥鄙荒诞,徒乱耳目”,皆“黩载”(正史不记载)。1902年,染启超创办《新小说》,发表《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把小说提到“文学之最上乘”的崇高地位。小说这种地位的变化反映了

A.经济的发展和市民队伍的进一步扩大 B.资产阶级思想文化影响的扩大
C.小说的政治功能日益突出 D.改良派的政治立场发生了重大变化

有学者从“对中国文明和中国人生活有着广泛影响;尽量保证在世界上有着尽可能大的发明优先权;要有足够的科学技术含量”三个原则出发,另外提出更具代表性的四大发明,据此结论是

A.丝绸、中医药、雕版印刷、十进制计数 B.绘画、宗教、珠算、交子
C.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火药 D.诗歌、历法、陶瓷、京剧

台湾作家柏杨认为:中国文化似一条壮观伟大的河流,但是到了14世纪,“它终于淤塞成一个酱缸,构成一个庞大而可哀的时代”。形成“酱缸”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A.专制制度 B.“罢黜百家” C.“三教合一” D.程朱理学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