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变法法令规定“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反映了变法的根本目的是
| A.保护农民阶级的利益 | B.实现秦国的富国强兵 |
| C.保持和稳定小农经济 | D.巩固和发展土地私有制 |
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上比,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新特点是
| A.规定国家的权力属于人民 | B.规定实行人民民主专政 |
| C.体现了社会主义原则 | D.规定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实行了“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其主要特点是
| A.发展与临近国家关系 | B.重点发展与社会主义国家关系 |
| C.发展与第三世界国家关系 | D.重点发展与亚洲国家关系 |
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过大江”直捣南京。此事件的最大影响是
| A.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
| B.中国人民彻底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
| C.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 |
D.统治中国22年 的南京国民政府覆灭了 |
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最主要因素是
| A.实行全民族抗战 | B.战争的正义性 |
| C.国际反法西斯力量配合 | D.正确的战略战术 |
1942年,中国战场牵制了日本侵略军的60%以上。这突出地说明
| A.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国家中实力最强的国家 |
| B.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
| C.中国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的贡献最大 |
| D.日本对外侵略的最大企图是占领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