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改编】下图是农民在庄园里听贵族宣读“二一九法令”,从本质上反映了(   )

A.俄国农奴的不觉悟
B.1861年改革本质上是一次自上而下的改革
C.俄国统治阶级的宽宏大量
D.1861年改革得到农民的广泛拥护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农奴制改革的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一般认为史学研究分为问题形成、史料收集、史料整理和历史解释等环节。下列表格属于史学研究的(  )

年代
商办
外国人办
设厂数(家)
资本
(千元)
资本所占比重
设厂数(家)
资本
(千元)
资本所占比重
1872~1894
53
4 687
9.6%
103
28 000
57.3%
1895~1913
463
90 810
41%
136
103 153
46%

A.问题形成 B.史料收集 C.史料整理 D.历史解释

近代中国的民族工业获得政府的承认是在()

A.19世纪70年代 B.甲午战争前 C.甲午战争后 D.辛亥革命后

某历史文献有如下记载:“失去辫子,人们一时难以适应这种变化。于是,时兴起戴帽子。据说,当时名扬四海的盛锡福帽店日夜赶制帽子,仍供不应求。”这种情景最早应该出现在:

A.太平天国时期 B.辛亥革命时期 C.五四运动时期 D.戊戌变法时期

生活在商鞅变法时期的秦国平民能够提高自身社会政治地位的途径有
①勤奋劳作,努力耕织②创办手工作坊,从事工商业活动 
③英勇善战,争立军功④努力读书,精通“四书五经”

A.①④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班固说:“古代天子建国,诸侯立家,从卿大夫到庶人,各有等差。人们尊奉并服侍上级,而在下位的人也不会有逾越的念头。”接着又说:“五霸,三王之罪人也;六国,五霸之罪人也;四豪(信陵君等四君子),又六国之罪人也。”从材料中可以看到

A.夏商周与春秋的结束,是由于在下位的人没有逾越的念头
B.从夏商周到春秋到六国抗秦再到战国,时间次序不可变更
C.三王、五霸、六国、四豪都是古代人们严守身份等差的实证
D.从夏商周到战国后期,政治特征呈现逐渐远离古代理想的趋势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