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有利于社会进步,在当今我国不断深化改革的浪潮中,也要注重借鉴历史经验。从孝文帝改革中我们得到的认识有( )
①改革要顺应时代潮流,积极改革,不断创新
②改革要注意策略,要有坚定的决心
③改革要体现锐意进取、与时俱进的精神
④自上而下的改革往往一帆风顺
| A.①②③ | B.①② | C.②③④ | D.③④ |
梁启超曾在一封家书中提到,“时局变迁极可忧,北(洋)军阀末日已到,不成问题了。北京政府命运谁也不敢作半年的保险,但一党专制的局面谁也不能往光明上看。尤其可怕者是利用工人鼓动工潮……结果闹到中产阶级不能自存,而正当的工人也全部失业。”这主要表明梁启超
| A.对即将到来的社会变革表示疑惧 | B.认为国共合作未必能实现真正的民主共和 |
| C.支持推翻北洋军阀政府 | D.反对孙中山通过暴力革命改造中国 |
1923年孙中山在一次演说中说:“三民主义中的第三项是民生主义,世界上行这项主义最新的国家,只有俄国。(其)他像英国、美国、日本,国家虽然富强,但是还没有行到民生主义。”他说社会上的财富不平均便免不了革命,“世界上起了这项革命,现在已经成功的,只有俄国” ,所以必须像俄国一样实行民生主义的革命。这表明孙中山
| A.土地主张正在酝酿着新的变化 |
| B.决定发动土地革命直接没收地主的土地 |
| C.已经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
| D.决定走俄国人的无产阶级革命道路 |
诗人徐志摩之父徐申如,1897年与他人合股创办硖石第一家钱庄—裕通钱庄;1913年与沈佐宸、沈叔英等集资创办硖石电灯公司,为浙江省最早兴建的火力发电厂之一;1917年创办捷利电话公司;1924年与李伯禄等合资兴建硖石双山丝厂,振兴和发展了海宁的丝绸工业。他的经商之路暗合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和近代中国社会变迁的历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裕通钱庄的创办表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开始产生 |
| B.硖石双山丝厂的创办说明北洋军阀时期民族资本主义仍有发展 |
| C.电话公司的创办说明当时中国电话已经普及 |
| D.电灯公司的创办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有关 |
明太祖为加强君权而采取的最重要的一项措施是
| A.废除丞相 | B.废除行省 | C.八股取士 | D.地方设三司 |
行省制度最早设立于
| A.宋朝 | B.元朝 | C.明朝 | D.清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