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凡国之强弱系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系于财产之多寡”的认识,明治政府开始( )
A.实行地税改革 | B.开化社会文明 |
C.引进欧美科技 | D.鼓励工商贸易 |
1936年蒋介石发表演说,继续倡导“新生活运动”。他提出:“所谓‘现代化’者,就是要‘科学化’‘组织化’和‘纪律化’,概括的说,就是‘军事化’……。”蒋介石的演说最有可能是为了
A.动员一切力量争取“剿共”的最后胜利 |
B.凝聚国民精神应对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 |
C.立足生活价值观念强化专制独裁统治 |
D.弘扬传统文化抵制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
下表为近代中国土布生产消用棉纱量状况,对表中信息理解准确的是
1840年 |
1860年 |
1894年 |
|
全国土布应有产量(万匹) |
59732.7 |
60471.0 |
58915.8 |
土布消用棉纱量(万担) |
620.9 |
628.6 |
612.4 |
土布消用洋纱量(万担) |
2.5 |
3.5 |
143.4 |
A.外国资本主义基本控制中国的棉纱市场
B.中国土布生产遭遇洋布倾销的重大打击
C.鸦片战争后传统手工生产仍具有相对优势
D.甲午战争前传统经济结构解体较为缓慢
1983年3月撒切尔政府公布了一个为期4年的“中期金融战略”,宣布要降低货币供应量的增长率,削减政府公共开支,严格控制财政赤字,同时降低最高工资税率和投资税率。上述政策措施的出台主要是为了
A.应对日益严重的财政危机 | B.缓解经济发展中“滞涨”问题 |
C.废除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 | D.消除福利国家政策的不利因素 |
1937年罗斯福总统呼吁法院改革时说道:“当然,这三驾马车即政府的三个部门──国会、行政部门和法院。其中两匹马今天正在协力拉曳;而第三匹却不然……法院的所作所为已不像是一个司法机关,却像一个政策机关了。”由此可见,罗斯福推动法院改革的现实意义在于
A.改革分权制衡的体制 | B.减少推行新政的阻力 |
C.全面扩张总统的权力 | D.反对法院的越权行为 |
读下面图文资料,对下图理解正确的
A.体现了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 | B.带有明显的宗教改革意图 |
C.从根本上否定了中世纪文化 | D.体现了资产阶级的政治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