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60年代,中国和日本社会的相同点有( )
①都与资本主义国家签订了不平等条约
②都发生了要求改变社会性质的运动
③都积极引进西方的科学技术
④都达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
A.①②③ | B.①③ | C.②④ | D.②③④ |
近代史上,顽固派指责某人的思想主张是“其貌则孔也,其心则夷也”,这位人物是
A.魏源 | B.李鸿章 |
C.康有为 | D.孙中山 |
“守卫祖宗之法是常常同民族主义,同爱国之情联在一起的。不合理的东西被合理的东西掩盖着,于是而能成为清议,成为‘公论’。顽固的人们借助于神圣的东西而居优势,迫使改革者回到老路上去。……过去我们总是强调二者的同一性。但从两者的冲突、争论之尖锐程度来看,光说这一点是不全面的。”文中“两者的冲突”是指中国近代历史上的
A.洋务派与顽固派论战 | B.维新派与顽固派论战 |
C.革命派与保皇派论战 | D.马克思主义与资本主义之争 |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停止内战,一致对外”、“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将革命进行到底”上述口号所反映的历史发展主题是
A.工农武装割据 | B.抗击外国侵略 |
C.民主革命 | D.推翻国民政府统治 |
李鸿章《至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函》:“日本君臣发奋为雄,选宗室大臣子弟之聪秀者,往两国(英、法)制器厂师习各艺,又购制器之器,在本国制习,……去年英人虚声恫吓,以兵临之,然英人所视为攻战之利者,彼已分擅其长,而英人因无如之何也。”这表明李鸿章
A.已找到强国御侮之道 | B.主张效法日本全盘西化 |
C.决意严守祖制不动摇 | D.未找到中国落后的根源 |
1959年,北京最高的建筑是新建的民族饭店,高47.4米,为当时的北京十大建筑之一。如今北京最高的建筑是高330米的国贸大厦。然而,人们至今仍然肯定民族饭店在新中国建筑史上的地位。这提示我们,对历史现象的评价应
A.以今人的标准来衡量 | B.置于特定的时空考察 |
C.主要看对后世的影响 | D.注重使用比较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