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政变后,慈禧太后将弹劾李鸿章的奏章拿给他看,说:“有人谗尔为康党(即维新派)!”李鸿章回答:“臣实是康党。……六部诚可废,若旧法能富强,中国之强久矣,何待今日。主张变法者即指为康党,臣无可逃,实是康党。”材料反映出李鸿章
A.已转化为维新派代表人物 | B.主张废除三省六部 |
C.已经与慈禧太后分道扬镳 | D.主张进行社会改革 |
“要触犯当时的社会制度,就必须从制度上剥去那一层神圣外衣。”为此,西欧掀起了
A.文艺复兴运动 | B.宗教改革运动 |
C.启蒙运动 | D.工人运动 |
恩格斯曾指出,《拿破仑法典》不愧为“典型的资产阶级社会的法典”,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A.拿破仑法典是依据罗马法制定的 |
B.拿破仑法典维护、巩固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 |
C.拿破仑法典维护、巩固资本主义私有制和资产阶级的经济秩序 |
D.拿破仑法典依据罗马法精神调解资本家、工人之间的关系 |
“如今的计委(国家计划委员会)大院(位于北京城西三里 河)已有几分落寞,冬天感觉更是如此,在灰色的天空和枯萎的树枝映衬下,苏式老楼越发显得破败,很多窗户已没了玻璃,用塑料编织袋勉强堵上。”(据北京晚报2013年3月2日)计委大院的落寞,是由于
A.中苏关系恶化 | B.计划经济彻底退出舞台 |
C.中美关系正常化 | D.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 |
1945年9月8日,当时最受欢迎的自由主义报刊《周报》在其创刊号上刊登了著名画家丰子恺先生的漫画《炮弹作花瓶,人世无战争》,表达了当时人们
A.反对内战、和平建国的强烈愿望 |
B.反对冷战、呼吁世界和平的强烈愿望 |
C.反对朝鲜战争、呼吁世界和平的强烈愿望 |
D.主张一边倒、联合苏联维护世界和平的强烈愿望 |
中共三大的中心议题是讨论国共合作及共产党员是否加入国民党,经过一个多星期的会议,最终《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议决案》在会上以5票的优势(21票赞成,16票反对)通过。该决议案的通过,推动了
A.五四运动 | B.国民大革命 | C.土地革命 | D.抗日战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