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归纳和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对鉴别方法的认识 |
B.对安全的认识 |
①区分硬水和软水,加肥皂水后搅拌 ②区分棉纤维和羊毛纤维,点燃后闻气 ③区分硫酸铵和硫酸钾,加熟石灰粉末研磨 |
①海鲜食品喷洒甲醛溶浓防腐 ②煤矿矿井要保持通风、严禁烟火 ③点燃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验纯 |
C.对现象的认识 |
D.对防锈的认识 |
①气体压缩,分子变小 ②喝汽水打嗝,气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③活性炭除去异味,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
①保留铁锈可防止铁进一步锈蚀 ②菜刀用后及时洗净擦干 ③自行车的支架喷油漆防锈 |
CO是一种无色、无味、具有可燃性的有毒气体。有科学家利用一种复杂的金属复合物研制出新型高灵敏度的CO探测器,它能通过颜色变化来探测空气中是否含有CO。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无色、无味、具有可燃性,都是CO的物理性质 |
B.CO探测器用于空气质量监测,可以让人们及时了解空气质量状况 |
C.CO有毒,是因为易与血红蛋白结合,影响血液对氧气的输送 |
D.发现有人CO中毒时,应将病人迅速转移到清新的空气中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O2能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导致中毒 |
B.CO能溶于水生成酸 |
C.用闻气味的方法能够区别CO2和CO |
D.CO可以在O2中燃烧 |
下列有关物质的检验方法和结论都合理的是
A.加入稀盐酸,有无色气体产生的物质中一定含有碳酸盐 |
B.用燃着的木条伸入某气体中,火焰熄灭,则该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 |
C.经点燃,产生蓝色火焰的气体不一定是一氧化碳 |
D.尝一下,有成味的白色固体一定是食盐 |
下列关于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C可以将CuO中的Cu置换出来 |
B.在一定条件下CO2能够转变成CO |
C.CO2能使被石蕊染成紫色的干花变红 |
D.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碳元素的单质 |
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相同体积的气体含有相同的分子数,反之亦然。取同温同压下的相同体积的CO和O2混合,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恢复到初始温度和压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参加反应的CO和 O2的体积比为2:1
B 、生成CO2的分子个数为原来分子总数的三分之二
C、反应后气体的体积为原来的四分之三
D、反应后气体中C、O原子的个数比为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