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同学对教材中出现的契丹族的耶律阿保机、党项族的元昊、女真族的完颜阿骨打等少数民族首领对我国历史发展的贡献进行了总结,其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扩大了中国的疆域 | B.促进了少数民族的发展 |
C.促进了边疆的开发 | D.统一了中国 |
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他们收集了下面四幅图片,由此确定的最恰当的研究主题是()
民国初年的国歌唱到:“东亚开化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国荣光,锦绣河山普照,我同胞鼓舞文明,世界和平永保。”对此歌词理解正确的是()
A.“开化早”是指学习西方思想文化,弘扬民主科学 |
B.“揖美追欧”主要指仿效英国实行君主立宪政体 |
C.“飘扬五色旗”反映了当时倡导国内民族平等,五族共和 |
D.“世界和平永保”反映了中国改变了半殖民地性质 |
辛亥革命在一片胜利的欢呼声中“失败”了,孙中山临终前还告诫革命党人“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这里“革命尚未成功”主要指的是()
A.辛亥革命的成果被袁世凯窃取了 | B.没有改变中国人民的精神面貌 |
C.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 D.没有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 |
当代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写道:“它使中国两千多年的皇帝制度彻底崩溃,是中国帝制与共和意识的分水岭,尽管它的结局是悲剧性的……”材料中的“它”指的是()
A.戊戌变法 | B.辛亥革命 | C.新文化运动 | D.五四运动 |
下列最能体现出巴黎和会的分赃性质的条约内容是()
A.重划德国疆界 | B.瓜分德国殖民地 |
C.限制德国军备 | D.占领莱茵河西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