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研究水稻D基因的功能,研究者将T-DNA插入到D基因中,致使该基因失活,失活后的基因记为d。现以野生植株和突变植株作为亲本进行杂交实验,统计母本植株的结实率,结果如下表所示。
杂交编号 |
亲本组合 |
结实数/授粉的小花数 |
结实率 |
① |
♀DD×♂dd |
16/158 |
10% |
② |
♀dd×♂DD |
77/154 |
50% |
③ |
♀DD×♂DD |
71/141 |
50% |
(1)表中数据表明,D基因失活使________配子育性降低。为确定配子育性降低是由于D基因失活造成的,可将________作为目的基因,与载体连接后,导入到________(填“野生”或“突变”)植株的幼芽经过________形成的愈伤组织中,最后观察转基因水稻配子育性是否得到恢复。
(2)用________观察并比较野生植株和突变植株的配子形成,发现D基因失活不影响二者的________分裂。
(3)进一步研究表明,配子育性降低是因为D基因失活直接导致配子本身受精能力下降。若让杂交①的F1给杂交②的F1授粉,预期结实率为________,所获得的F2植株的基因型及比例为________。
(4)为验证F2植株基因型及比例,研究者根据D基因、T-DNA的序列,设计了3种引物,如下图所示:
随机选取F2植株若干,提取各植株的总DNA,分别用引物“Ⅰ+Ⅲ”组合及“Ⅱ+Ⅲ”组合进行PCR,检测是否扩增(完整的T-DNA过大,不能完成PCR)。若________,则相应植株的基因型为Dd;同理可判断其他基因型,进而统计各基因型比例。
(5)研究表明D基因表达产物(D蛋白)含有WD40(氨基酸序列),而通常含有WD40的蛋白都定位在细胞核内。为探究D蛋白是否为核蛋白,研究者将D基因与黄色荧光蛋白基因融合;同时将已知的核蛋白基因与蓝色荧光蛋白基因融合。再将两种融合基因导入植物原生质体表达系统,如果________,则表明D蛋白是核蛋白。
下图所示曲线为某人进餐后某营养成分在血液中的含量变化,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营养成分是___________。
(2)实现AB的生理过程叫___________,主要在___________中进行。
(3)BC主要是___________器官作用的结果,参与该过程的激素是___________。
有人用原子示踪法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给绿色植物施用有效射性同位素15N的氮肥,让人们吃这些植物,最后在人尿中检测出15N,请简单分析15N的行程。
下图是哺乳动物体内蛋白质代谢的途径,请据图回答:
(1)a过程是在动物体内的___________内完成的,起作用的酶有___________。
(2)b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
(3)d→尿素的变化主要是在动物的____________器官内进行的。
(4)用氨基酸喂饥饿动物,其肝脏中糖元的含量将___________
下图表示人体内的物质代谢途径和产物,其中X和Y为代谢中间产物,→表示反应方向。
(1)写出图中下列物质的名称:A___________,B___________,E___________,F___________。
(2)人在饥饿时首先使用的贮能物质是___________,当它数量不足时,则动用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3)用图中标号依次写出食物中的淀粉转化为脂肪的代谢_________________。
(4)人体所必需的A物质有一部分不能由过程⑦生成,必须从膳食中摄取,这部分物质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
人体内的体液各组成部分的关系如下图所示,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A~D代表体液的各组成部分,说出其名称:
A___________;B___________;C___________;D___________。
(2)A和B液体的物质交换通过组织中的___________结构完成。
(3)B与C之间的水的交换方式是___________,消化道中的氨基酸进入A液体的方式是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