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价值目标和价值取向,并且常常各自以自己的文化为优越,视其他文化为危险物。当它们在传播、接触的时候,便产生了竞争、对抗甚至企图消灭对方的状况,此种冲突叫做文化冲突。
电影《刮痧》讲述了一个美籍华人在美生活中遇到的一个困扰。影片男主人公的儿子感冒,恰逢爷爷来美探望,于是爷爷使用了一种古老的治疗方法--刮痧,来治疗孙子的病。而这被美国人认为是不合儿童保护法的,于是福利院的人员将孩子强制抱走,剥夺了其父母的抚养权。
法国漫画杂志《查理周刊》此前屡次刊发有关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的争议漫画,触怒穆斯林。1月7日,2名穆斯林枪手袭击《查理周刊》,杀死12人。袭击过后,《查理周刊》再度以穆罕默德为题发表漫画,在南亚地区引发诸多游行示威。
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提高文化开放水平,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引进有利于我国文化发展的人才、技术、经营管理经验。同时,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切实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的有关知识,说明我国在中外文化交流的过程中应如何应对文化冲突。
(2)有同学从文化冲突事例中得出结论:“有什么样的文化心态,就有什么样的文化冲突。”你如何评价这种观点?请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知识说明理由。
(3)请为我国文化安全宣传教育策划两项活动,并说明理由。
在各方对地方债充满争议之时,地方政府自行发债试点破冰。2011年上海市、浙江省、广东省、深圳市地方政府,在国务院批准的发债规模限额内,自行组织发行本地区政府债券。现阶段,地方政府财力水平不一致,首批试点选择财政还款能力比较强、经济发展较快、财政收入平稳增长的地区。绝大多数地方政府尚未具备较完善的发债条件,待经验成熟、条件具备再推广。
结合材料,分析我国地方政府自行发债先试点再推广的唯物辩证法的道理。
某村一座刚盖好的农宅中不明原因地先后有多人死去,村民称之为“凶宅”,认为有鬼神作怪,在这期间,这家住户也曾多次烧香拜佛,乞求神灵的保佑,但终不能制止死人事件的发生。后来村子里住进了扶贫工作组,工作组的同志认为,“凶宅”发生的死亡现象不是偶然的,一定有其客观原因,经过实地考察、调研后,终于真相大白,祸根就来自地基中的一种放射性石料,把这些放射性石料清理掉后,这座农宅再也没有发生过不明原因的死人现象了。
试运用生活与哲学的相关知识分析上述材料。
李某一家5口人,李某本人承包了责任田,每年辛苦劳动,收入不错;李某的妻子开了个小店,纳税后也有不少收入;李某的儿子是国有商业公司售货员,每月除工资、奖金、津贴外,还炒股赚了不少钱;李某的女儿是工程师,她利用双休日为一家私营企业当技术顾问,也有一笔丰厚的报酬;李某的母亲靠出租房屋也获得一定的收入。
请运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方式的有关知识说明:
(1)李某一家5口人收入各来自何种分配方式?(6分)
(2)我国现阶段确立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意义
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主任为《人民日报》撰文指出,我国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已经确立。作为微观基础的企业活力进一步增强。50%以上的国有重点企业实行了股份制改革,绝大部分国有中小企业进行了多种形式的改制。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户数减少40%,但国有总资产和净资产都在稳步增长,非公有制经济成为扩大就业、繁荣市场的重要力量。目前,1/3的GDP和4/5的新增就业岗位都是由非公有制经济提供的。
(1)上述材料反映了经济生活的什么道理?(8分)
(2)我国为什么要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上世纪80年代出生,目前年龄在20至29岁之间的年轻一代被称为“80后”。他们经历了市场经济、全球化、互联网进程的洗礼,消费观念、消费行为呈现出鲜明的消费特征:
追求时尚、个性——标榜“我就喜欢”,崇尚“我有我风格”、“我的地盘我作主”,喜欢追随时尚、新鲜、前沿的消费潮流。
追求享受和品牌——吃要美味,穿要名牌,玩要高档,讲究排场,相互攀比。
倾向超前消费——敢于“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许多人虽然经济能力不强,但敢于贷款买车、买房。
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回答:
(1)结合上述材料简要概括“80后”的消费特征所体现的消费心理。
(2)怎样认识“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这种消费行为?
(3)针对上述消费现象,如果让你以“做理性消费者”为题,写一份倡议书,请列出提纲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