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2℃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降到T1℃时,甲乙仍是饱和溶液且有晶体析出 |
B.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 |
C.T1℃时,甲和乙各30g分别加入100g水中,均形成饱和溶液 |
D.T2℃时,100g甲的饱和溶液里含有溶质甲的质量为50g |
下图是KN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NaCl的溶解度不受温度的影响 |
B.t1℃时,100gKNO3饱和溶液中含有20gKNO3 |
C.t2℃时,NaCl饱和溶液与KNO3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一定相等 |
D.温度高于t2℃时,KNO3的溶解度大于NaCl的溶解度 |
戊二醛(C5H8O2)是一种高效消毒剂,下列有关戊二醛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戊二醛是由碳、氢、氧三种原子构成的 |
B.戊二醛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
C.戊二醛分子中碳、氢、氧的原子个数比为5:8:2 |
D.戊二醛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0 |
如图是工业上制备氢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球”代表不同的原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中能表示氢分子的是“![]() |
B.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 |
C.该反应中共涉及两种单质和两种化合物 |
D.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1 |
一般说来,大多数作物适宜在中性或接近中性的土壤中生长。经测定某土壤的pH为5.5,要改良它,应在土壤中施加适量的
A.氢氧化钠 | B.熟石灰 | C.食盐 | D.盐酸 |
下列化学实验现象中正确的是
A.干冰在空气中升华周围出现白雾 |
B.红磷燃烧时会产生浓厚的烟雾 |
C.打开浓盐酸的瓶塞,能看到大量的白烟 |
D.打开浓硫酸的瓶塞,能看到大量的白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