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H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物质,已知A为金属氧化物,C为石灰石的主要成分,D为蓝色沉淀,G和H均为只含一种溶质的溶液,甲为镁粉和锌粉的混合物.“→”表示物质间存在相应的转化关系(部分生成物未标出),他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式 ;D的化学式 ;
(2)写出B与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将溶液G和甲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无色气体放出,则滤渣中一定含有 .
(4)举出B物质在农业生产中的一种用途 .
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
①A、B、C三种物质中随温度升高溶解度减小的是 。
②t2℃时4gB物质放入1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13g溶液,t2℃时B的溶解度是 。
③A固体中混有少量B,得到较纯净的A固体的方法是: 。
④t3℃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此时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关系是 。
【改编】(9分)从化学的视角认识相关问题.
(1)加碘食盐中的“碘”是指___________(填“单质”或“元素”).
(2)古代“银针验毒”的原理是4Ag+2H2S+ O2=2Ag2S+2 X,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3)化肥为粮食丰产起到了重要作用.以下化肥中属于复合肥的是______(填序号).
①CO(NH2)2②KNO3③NH4NO3④Ca(H2PO4)2
(4)农业生产常用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NaCl溶液来选种.现将300g 25%的NaCl溶液稀释为10%的NaCl溶液,需要加水的质量为 g.
(5)若胃酸过多,可服用含有小苏打的药物治疗,用化学方程式解释___________
(6)化学中为了研究物质的元素组成常常用暴力破解,即将其与氧气反应燃烧,通过生成物判断元素组成,如一种蛋白质与氧气完全反应后生成了水、二氧化碳、二氧化氮,那么该蛋白质一定含有___________。
(8分)下图甲是实验室模拟炼铁的装置图,试回答:
(1)按上图连接实验装置、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装药品、固定实验装置后,主要实验步骤有:
①通入一氧化碳;②停止通入一氧化碳;③点燃酒精灯;④熄灭酒精灯;⑤点燃酒精喷灯;⑥熄灭酒精喷灯.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2分).
(2)实验过程中仪器①中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尾气不能直接排放的原因是 .
(4)图乙是下业生产中炼铁高炉的结构图.实际生产中炼铁的原料铁矿石、焦炭、石灰石是从原料入口加入的,其中焦炭在高炉炼铁时的作用之一是产生高温,另一作用为____________;生铁出口低于炉渣出口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原创】《石灰呤》“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形象的描述了借石灰的生产、使用和变化来隐喻自己的品格志向。其中4句诗句分别描述了石灰的原料来源、生产、加工以及效果,那么根据诗句回答下列问题:
(1)其中只涉及到物理变化的是 ;“烈火焚烧若等闲”中产品是什么(填化学式);“粉身碎骨浑不怕”描述熟石灰的产生,该反应会伴随着什么现象 ;
(2)请用化学方程式描述“要留清白在人间”中发生的反应 ;可以通过 加快这一过程,以节省建筑用时。
(6分)用数字和化学符号表示:
(1)2个氢分子 ;
(2)保持铁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
(3)3个镁离子 ;
(4)氯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