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物质混合后的现象描述中,正确的是
A.在无色碘化钾溶液中滴加淀粉溶液,溶液变蓝 |
B.无色的氯化氢气体和氨气混合,产生白雾 |
C.在氢氧化钠稀溶液中滴加数滴硫酸铜溶液,产生蓝色絮状沉淀 |
D.铵盐与碱溶液混合加热,产生的气体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
水是人们生活、生产各方面都离不开的重要物质。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A.水是一种最常用的溶剂 | B.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 |
C.自然界的水都含有杂质 | D.电解是一种净化水的方法 |
对下列实验过程的评价,正确的是
A.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溶液仍为无色,证明该溶液是酸性溶液 |
B.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入石蕊试液,溶液由紫色变成红色,证明该溶液是酸性溶液 |
C.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入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该沉淀一定是BaSO4 |
D.把燃着的木条伸入装有无色气体的集气瓶中,火焰熄灭,证明该气体是二氧化碳 |
2011年3月,日本福岛的核泄漏带来了海水污染,我国城乡居民盲目抢购碘盐,碘盐是加入了碘酸钾(KIO3)的食盐。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碘盐是纯净物 | B.KIO3是一种化合物 |
C.吃碘盐可预防甲状腺肿大 | D.KIO3是一种盐 |
关于CO和CO2的说法错误的是
A.CO2可用于光合作用、灭火、人工降雨等 |
B.CO能燃烧、具有毒性和还原性 |
C.CO2不供给呼吸的性质和CO的毒性都会致人死亡 |
D.CO和CO2性质和用途的较大差异,是因为组成它们的元素的种类不同 |
交警在查“酒驾”时,先请司机打开车窗,若闻到酒精气味,则要求司机必须接受酒精含量的测试。交警能闻到酒精气味是因为酒精
A.分子间有间隙 | B.分子很小 | C.分子在不断运动 | D.分子可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