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化学兴趣小组用一氧化碳与氧化铁的反应来探究炼铁的原理,装置如下图所示,请回答有关问题:

(1)实验进行一段时间之后,A玻璃管内观察到的现象是           
(2)B装置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           
(3)为避免将CO排放到空气中,并回收利用CO,方框中连接的是C和D装置,导管接口的连接顺序应为
a→      
(4)除CO外,还有氢气等物质可以还原Fe2O3,某同学设计了用金属锌粒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①制取氢气的反应方程式为           
②用E和F装置制取二氧化碳,F装置与E装置比较,优点是           

科目 化学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 G a )及其化合物应用广泛,常用于半导体、合金、磁性材料等领域。已知镓在化合物中常为 + 3 价,金属活动性顺序: Z n > G a > F e

1)镓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

2)氢氧化镓是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

①上述信息中能用于推测氢氧化镓化学性质的是_______(填标号)

A.

“氢氧化镓”

B.

“难溶于水”

C.

“白色固体”

②取少量氢氧化镓固体于试管中,加入无色溶液X,充分振荡后固体完全溶解。溶液 X G a 2 O 3 可能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

3)设计金属镓转化为氢氧化镓的一种方案:_______(依次写出化学方程式)

某兴趣小组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可能用到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X 仪器的名称_____。

(2)写出用该方法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其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是_____,制取并收集干燥的氧气应选用_____(填实验装置图字母序号)。

(3)氯酸钾完全分解后,为了回收二氧化锰和氯化钾,又进行了如下实验操作:

实验操作中,操作①的名称是_____;实验操作②应选择上述图中的_____(填实验装置图字母序号)。

4)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在拆卸装置时闻到刺激性气味。他们将回收得到的 M n O 2 称量,发现其质量小于加热前 M n O 2 的质量。查阅资料后发现,加热 K C l O 3 M n O 2 混合物的反应过程如下:

第一步: 2 M n O 2 + 2 K C l O 3 2 K M n O 4 + C l 2 + O 2

第二步: 2 K M n O 4 K 2 M n O 4 + M n O 2 + O 2

第三步: K 2 M n O 4 + C l 2 2 K C l + M n O 2 + O 2

拆卸装置时闻到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_____,根据以上信息写出加热后剩余固体中 M n O 2 质量小于加热前 M n O 2 质量的原因_______________

某同学欲用 N a O H 固体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 10 % N a O H 溶液 100 g ,用于制作“叶脉书签”。回答下列问题:

(1)为完成实验,除下列仪器外,还须用到的仪器(如图1)名称是_____。

(2)该同学称量 N a O H 固体质量之前,先用托盘天平称量烧杯的质量。称量时,他把烧杯和砝码的位置放反了,天平平衡后,砝码的总和是 40 g ,游码的位置如图2所示,则烧杯的实际质量为_____ g

3)该同学用 100 m L 量筒量取实验所用的蒸馏水,读数视线如图3所示,量筒中水的实际体积为_____ m L ;若其他操作均正确,该同学所配 N a O H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_____(填”“ 10 % 。(水的密度为 1 g / c m 3

4 N a O H 溶液长时间露置于空气中会变质生成 N a 2 C O 3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实验室里用于盛装 N a O H 溶液的试剂瓶是____________________(填带磨口玻璃塞的广口瓶带橡胶塞的细口瓶)。

(5)氢氧化钠有强烈的腐蚀性,如果不慎沾到皮肤上,要先用大量的水冲洗,再涂上_____溶液。

实验室欲用 H 2 O 2 溶液制备氧气,并进行铁丝在氧气里燃烧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若用溶质质量分数为 30 % H 2 O 2 溶液和 M n O 2 制备氧气,反应速率太快。为获得平稳的气流,下列发生装置(如图1)最合适的是_____(填标号);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2)已知:用 H 2 O 2 制取氧气时,也可用铂丝代替 M n O 2 作催化剂。如图2中甲装置可通过铂丝的上下移动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若制备过程中体系内压强过大,则安全管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此时应将铂丝抽离过氧化氢溶液,使反应停止。

(3)用图2中乙装置进行铁丝在氧气里燃烧的实验,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某校初三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验证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做了如下实验探究。请你根据实验回答有关问题。

(1)实验1的试管中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2)甲同学观察到实验2无明显现象,他得出结论:氢氧化钠与盐酸不发生反应。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结论不正确,他改进了该实验方案:先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几滴

  并振荡,再逐滴滴入稀盐酸,观察到溶液由红色变无色,由此可知氢氧化钠与稀盐酸    (填“发生”或“不发生”)化学反应。

(3)小亮同学由实验2联想到在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也没有明显现象,那么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呢?(本实验中忽略 C O 2 溶于水)

Ⅰ.王敏同学从实验3得到的溶液中取出少量,加入试管中,滴入    溶液,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

Ⅱ.为了验证 C O 2 N a O H 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晓霞同学设计了实验4图示实验方案,当观察到    现象时,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

Ⅲ.通过对氢氧化钠化学性质的探究,同学们得出保存氢氧化钠固体的方法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