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组物质中,能相互反应且反应前后溶液总质量保持不变的是
A.铝和硫酸铜溶液 | B.硫酸和烧碱溶液 |
C.氧化铁固体和盐酸 | D.碳酸钾溶液和硝酸钠溶液 |
下列反应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A.CO+CuO![]() |
B.CaO + H2O=Ca(OH) 2 |
C.Zn+CuSO4=ZnSO4+Cu |
D.SO2+2NaOH=Na2SO3+H2O |
某学生将锌粒放人CuSO4溶液中,发现锌粒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同时还有少量无色无味气泡产生。对于产生气泡的“异常现象”,下列猜想无科学道理的是 ()
A.产生的气体可能是H2 | B.产生的气体可能是CO2 |
C.CuSO4溶液中可能含有少量的某种酸 | D.CuSO4溶液的pH可能小于7 |
现有X、Y、Z三种金属,将它们分别投入到稀盐酸中,Y无反应,如果把X、Z分别插入硫酸锌溶液中,过一会儿,在X的表面有锌析出,而Z没有变化.根据以上事实,判断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正确的是()
A.Y﹥X﹥Z | B.Z﹥X﹥Y | C.X﹥Z﹥Y | D.X﹥Y﹥Z |
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
![]() |
![]() |
![]() |
A.向一定量的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
B.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
C.向两份完全相同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锌粉、镁粉 |
D.将水通电电解一段时间 |
如图,向2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清水和红墨水,使其有较明显的分界面,将其中1支试管放入盛有热水的烧杯中,观察到:浸在热水中的试管里的两种液体分界面模糊的更快些.该对比实验主要说明构成物质的微粒
A.体积小、质量小 | B.相互之间有间隙 |
C.在不断运动 | D.随温度升高运动速度加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