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下列现象的解释或者结论错误的是
A.“花香四溢”——分子在不断运动 |
B.过氧化氢分解——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 |
C.铁制品表面刷漆——可防止生锈 |
D.伸入集气瓶中燃着的木条熄灭——瓶中气体一定是CO2 |
下列厨房中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铁丝编成铁网 | B.冰块制成冰雕 | C.石油制成布料 | D.木板制成桌椅 |
在反应X+2Y→R+2M中,已知R和M的摩尔质量之比为22:9,当1.6gX与Y完全反应后,生成4.4gR。则在此反应中Y和M的质量之比为
A.16:9 | B.23:9 | C.32:9 | D.46:9 |
在密闭容器中,将1mol的CO和1mol的O2混合,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完全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参加反应的CO和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B、反应后气体的物质的量的和为1.5mol
C、反应后的气体中C、O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D、反应后所得气体是纯净物
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序号 |
物质 |
杂质 |
除去杂质的方法 |
A. |
Cu |
CuO |
通入一氧化碳,加热 |
B. |
CO2 |
H2O |
将混合气通过盛氢氧化钠固体的装置 |
C. |
FeSO4溶液 |
CuSO4 |
加入足量锌粒,充分反应,过滤 |
D. |
NaOH溶液 |
Na2CO3 |
加入过量的稀盐酸 |
盐酸滴入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用温度计测出烧杯中溶液的温度,溶液温度随加入稀盐酸的质量而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从A到B过程中,烧杯中溶液的pH逐渐减小 |
B.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
C.B点表示酸碱恰好完全反应 |
D.随稀盐酸的加入,反应放出的热量由少变多,再由多变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