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自然灾害】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假如图示区域内发生了山泥倾泻。你认为会形成灾害吗?并阐述你的理由。
(2)试分析该地山泥倾泻形成的条件。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写出图中序号表示的地形名称: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⑦两地的垂直距离为_______________m,若两地图上水平距离为2.3cm,其实际水平距离是_____________km。
如果把该图上的比例尺放大到原图比例尺的2倍,放大后的比例尺为(数字式)____________________。
小河流向为_________________。计划把水从A水库调到C处,有AC和BC两条路线,选择哪一条比较合理?为什么?
简要分析图中B处形成城镇的有利区位条件?
阅读材料并分析回答问题:
下面是波斯湾及附近地区一月(虚线)、七月(实线)等温线图,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中M地与N地比较,气温年较差更大的是地。试分析其原因。
(2)波斯湾是世界上盐度较高的海域之一,试简述其原因。
读澳大利亚东南部(甲图)和我国东部部分地区(乙图,图中虚线为等年降水量线)降水分布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甲、乙两地降水空间分布特点,并请选用恰当的图例,在乙图中绘出山东省年降水量大于800毫米以上的区域。
(2)试简述澳大利亚大陆南、北降水季节分配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3)试比较图中①、②两地地下水的类型和农业生产利用上的差异。
(4)试简述澳大利亚农业生产的特点。
读北半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图12),回答下列问题。
(1)图12中气压带A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B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D的名称是______;风
带C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在北半球的风向是_________________。
(2)图12中气压带A与气压带B控制下的大陆西岸相比,降水较多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其主要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3)在图12中B、C带交替控制下的大陆西岸,其干湿状况为冬季___________,夏季____________。
资料:图10是北京近地面多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单位:℃),图11是北京城市环流模式图。全市近年来共完成绿化造林16万亩,植树 1792万株,林木覆盖率达到50.5%。
(1)观察图10,说出北京近地面气温的分布特点:_____________。
(2)形成这种气温分布特点的主要原因是( )(双项选择)
A.城区人口集中,工业发达
B.城区的降水量多
C.郊区空气中的尘埃多
D.郊区的绿地多
(3)根据图10所示信息,用箭头在答题卡上的图中画出北京市的热岛环流。
(4)根据城市热岛环流的特点,你认为北京市规划的造林重点应选在图11中ABC三处的_________地(只填一个字母),其对北京市环境治理的最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双项选择)。
A.美化环境B.涵养水源C.保持水土D.净化空气
(5)根据图10,如果要把大气污染严重的某大型企业从城区迁出,根据城市热岛环流的特点,你认为最适合该企业的新厂址应选在图11的A、B、C三地中的_________地。(只填一个字母)
该新厂址对北京市环境保护的主要意义是避免了_________________。(双项选择)
A.工厂排放的废水从近地面流向北京城区
B.工厂的固体废弃物对城市的污染
C.工厂排放的大气污染物从近地面流向北京城区
D.工厂产生的噪音影响北京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