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各省区2009年的统计数据,回答下列小题。
省区 |
辽宁 |
浙江 |
河南 |
广东 |
城镇人口(万人) |
2607 |
2999 |
3577 |
6110 |
乡村人口(万人) |
1712 |
2181 |
5910 |
3528 |
第一产业的产值(亿元) |
1414.9 |
1163.08 |
2769.05 |
2010.27 |
生产总值(亿元) |
15212.49 |
22990.35 |
19480.46 |
39482.56 |
截止2009年底,城市化水平最低的是
A.辽宁 | B.浙江 |
C.河南 | D.广东 |
从表中数据可以推断:
A.城镇人口数越少的省份城市化水平越低 |
B.乡村人口比重越大的省份城市化水平越低 |
C.第一产业的产值比重越小的省份城市化水平越高 |
D.乡村人口数越少的省份城市化水平越高 |
形成广东省这种城乡人口结构的原因是
A.农村人口大量过剩,劳动力向城市集聚 | B.矿产资源丰富,经济发达 |
C.城市医疗水平高,城市人口的死亡率低 | D.气候优越,旅游资源丰富 |
三峡水库蓄水后水位达135米,库区水流明显放缓,水面漂浮物增加,有泥沙淤积现象,出现水污染的前兆;同时,库区沿岸受高水位浸泡,滑坡的频率比以前增多。据资料回答下列下列各题。三峡水库蓄水后,库区水流明显放缓,泥沙淤积,引起其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气候 | B.土壤 |
C.水文 | D.生物 |
该资料说明环境中某要素发生变化,引起其他要素发生变化,体现自然环境的是()
A.生产性 | B.平衡性 |
C.差异性 | D.整体性 |
有关河流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河流地貌的形成主要与内力作用有关 |
B.河流地貌的形成主要与外力作用有关 |
C.河流地貌分为侵蚀地貌、搬运地貌 |
D.河流地貌只分布于河流入海口处 |
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主要成因是()
A.风力侵蚀搬运作用 | B.风力搬运堆积作用 |
C.流水侵蚀搬运作用 | D.流水搬运堆积作用 |
导致喜马拉雅山脉由海洋变成“世界屋脊”的作用是()
A.外力作用 | B.流水作用 |
C.风力堆积作用 | D.内力作用 |
下列措施属于开发水资源的是()
A.加强宣传,提高公民的节水意识 |
B.海水淡化 |
C.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 |
D.改进农业灌溉技术 |